【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胸术后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心胸外科,是现代医疗技术的一门新学科,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两大类,主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移植、胸部损伤、肺部疾病、气管及支气管疾病等方面。目前,心胸外科的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中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肢体进行固定,以防止伤口崩开,影响伤口愈合,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所以需要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而现有的肢体固定方法大多为医护人员用绷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固定不牢固,且在缠绕绷带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肢体固定装置固定不牢固、及费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床板,床板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左右方向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腰形槽,床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两个滑槽后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前端之间的距离,滑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左右方向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腰形槽(3),床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4),两个滑槽(4)后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前端之间的距离,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连杆(5),连杆(5)上端伸出滑槽(4)且设有弧形的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弧口相对,连杆(5)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形槽(3)内,床板(1)上右侧设有左右方向的束缚带(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下方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左右方向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腰形槽(3),床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4),两个滑槽(4)后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前端之间的距离,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连杆(5),连杆(5)上端伸出滑槽(4)且设有弧形的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弧口相对,连杆(5)下端插入其对应侧的腰形槽(3)内,床板(1)上右侧设有左右方向的束缚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下端设有位于两个腰形槽(3)之间且前后方向的直齿条(9),床板(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立板(10),两个立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1),转轴(11)上同轴设有与直齿条(9)啮合的齿轮(12)。
3.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