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在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下料处理,为后续对机械零件的加工提供方便。市场上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的下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对物品进行检测,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以及剔除的问题,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不便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分流转送,导致物品下料过程中物品会受堵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的下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使用者对物品进行检测,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以及剔除的问题,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不便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分流转送,导致物品下料过程中物品会受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包括加工件(1)和防护外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1)的外部设置有传送带(5),且传送带(5)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挡板(8),所述挡板(8)前端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视觉检测装置(7),且第一视觉检测装置(7)外部的一端的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6),所述辅助装置(6)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9),所述传送带(5)末端外部安装有引导装置(4),且引导装置(4)外部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框(15),所述连接框(1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装置(16),且固定装置(16)上端外部设置有第二视觉检测装置(14),所述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包括加工件(1)和防护外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件(1)的外部设置有传送带(5),且传送带(5)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挡板(8),所述挡板(8)前端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视觉检测装置(7),且第一视觉检测装置(7)外部的一端的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6),所述辅助装置(6)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槽(9),所述传送带(5)末端外部安装有引导装置(4),且引导装置(4)外部的末端设置有连接框(15),所述连接框(1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装置(16),且固定装置(16)上端外部设置有第二视觉检测装置(14),所述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滑轨(18),且电动滑轨(18)的内部设置有导块(19),所述导块(19)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调整装置(17),且调整装置(17)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二液压气杆(12),且第二液压气杆(12)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推板(13),所述防护外框(10)位于放置板(11)的外部,所述防护外框(10)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遮挡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3)包括衔接侧板(301)、限位套板(302)和连接轴(303),且遮挡装置(3)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板(302),所述限位套板(302)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连接轴(303),且连接轴(303)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衔接侧板(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侧板(301)与连接轴(303)为紧密贴合,且连接轴(303)外部的中部与限位套板(302)为活动连接,并且限位套板(302)与遮挡装置(3)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具有检测分类功能的成品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4)包括活动轴(401)和衔接块(402),且引导装置(4)内部的一端贯穿有活动轴(401),所述活动轴(401)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衔接块(402),且衔接块(402)与挡板(8)为焊接连接,所述引导装置(4)与连接框(15)为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框(15)的内部与固定装置(16)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娟,杨健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慧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