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敷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64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敷袖带,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包括袖带本体,袖带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袖带本体包括:冰敷带,设于袖带本体第一端侧,包括数个袋体,数个袋体沿袖带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冰袋的容置腔;连接带,设于袖带本体第二端侧;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分别设于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和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的第一连接件连接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件时,袖带本体形成围合肢体的封闭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冰敷袖带可对冰袋进行塑性,使冰袋牢固固定于患者术肢,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敷袖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冰敷袖带。
技术介绍
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患者术肢肿胀,需进行冷敷以减轻皮下出血,缓解术肢肿胀。冰敷是进行冷敷的常用手段。目前进行冰敷时,普遍采用方块形的冰敷袋,由于冰敷袋温度较低,冰敷袋不能直接接触患者肢体以免冻伤患者,需在冰敷袋外部包裹干毛巾等物件后才可使用。临床应用中,使用常规冰敷袋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如冰敷袋表面凸起,无法塑形,导致冰敷袋与术肢肿胀部位有效接触面积少,不利于达到冰敷效果;冰敷袋与患者术肢的固定不牢固,影响了患者术肢活动。另外,由于使用冰敷袋还需另行准备干毛巾等物件,增加了临床使用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冰袋进行塑性,使冰袋牢固固定于患者术肢,使用方便的冰敷袖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冰敷袖带包括袖带本体,所述袖带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袖带本体包括:冰袋,所述冰袋采用条形结构;冰敷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一端侧,包括数个袋体,所述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冰袋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长度方向沿所述袖带本体宽度方向设置,数个所述袋体沿所述袖带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连接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二端侧;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和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时,所述袖带本体形成能围合肢体的封闭圆环。进一步,所述袋体由袋体外层和袋体内层缝合制成,所述袋体外层远离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外层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反光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所述袋体内层靠近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内层和所述连接带均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和棉布层。进一步,所述袖带本体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袋体内部,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袋体外层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指示灯均和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带的第一侧端及所述袋体上沿其长度边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带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袋体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袋体通过其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其相邻袋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进一步,所述冰敷带由缝线分隔形成数个所述袋体。进一步,所述袋体一宽度边设为开放端,用于将所述冰袋放入所述袋体内部,所述开放端的袋体外层和袋体内层上均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开合所述开放端。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采用魔术贴或按扣或钮扣或系带。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目前采用的方块形冰敷袋相比,本设计中冰袋采用条形结构,使用相同重量冰块情况下,多个冰袋并排放置于冰敷带中,可随袖带本体长度方向弯曲而环绕患者术肢肿胀处,与患者术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易于塑性,冰敷效果更好;冰敷带和连接带可由第一连接件牢固固定于术肢,便于患者术肢活动。同时,冰袋外侧配套使用的冰敷带可阻隔冰袋与患者术肢的直接接触,便于使用。袋体外层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反光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耐磨层可采用双层帆布材料,结实耐用,反光材料层可反射冷气,使冷气保存在袋体外层以内,保温材料层可防止热量进入袋内,保温效果较好;所述袋体内层和所述连接带均由外向内设有耐磨层和棉布层,棉布层柔软亲肤,舒适度高,适于贴近皮肤使用。连接带的第一侧端及所述袋体上沿其长度边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件,可根据患者肢体粗细选择合适数量的袋体连接成冰敷带,使袖带本体长度适应于不同患者,且便于更换连接带或袋体,节省使用成本。冰敷带也可由缝线分隔形成数个袋体,便于加工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冰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袖带本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2、冰袋;3、冰敷带;31、袋体;32、袋体外层;33、袋体内层;34、指示灯;35、第二连接件;36、第三连接件;37、缝线;4、连接带;5、第一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敷袖带,如图1至图3、图6所示,包括袖带本体1,所述袖带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袖带本体1包括:冰袋2,所述冰袋2采用条形结构;冰敷带3,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一端11侧,包括数个袋体31,所述袋体31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冰袋2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长度方向沿所述袖带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数个所述袋体31沿所述袖带本体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连接带4,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二端12侧;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带4第二端12侧内表面和所述冰敷带第一端11侧外表面;所述连接带第二端12侧内表面的第一连接件5连接所述冰敷带3第一端11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件5时,所述袖带本体1形成能围合肢体的封闭圆环。与目前采用的方块形冰敷袋相比,本设计中冰袋2采用条形结构,使用相同重量冰块情况下,多个冰袋2并排放置于冰敷带3中,可随袖带本体1长度方向弯曲而环绕患者术肢肿胀处,与患者术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易于塑性,冰敷效果更好;冰敷带3和连接带4可由第一连接件5牢固固定于术肢,便于患者术肢活动。同时,冰袋2外侧配套使用的冰敷带3可阻隔冰袋2与患者术肢的直接接触,便于使用。进一步,第一连接件5可采用魔术贴或按扣或钮扣或系带,使袖带本体第一端11侧的冰敷带3可拆卸的连接第二端12侧的连接带4,便于穿戴本冰敷袖带,并可选择合适的连接位置相连接,以适应不同粗细手臂的患者。例如,第一连接件5采用系带时,可在冰敷带3第一端侧外表面和连接带4第二端侧内表面均设置多根系带,使用时,将冰敷带第一端11端部系带与连接带第二端12侧内表面适宜位置的系带连接,连接带第二端12端部系带与冰敷带第一端11侧外表面适宜位置的系带连接,可使冰袋2固定于患者患肢肿胀处。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敷袖带,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袋体31由袋体外层32和袋体内层33缝合制成,袋体外层32位于冰袋2外侧,袋体内层33位于冰袋2和患者皮肤之间。所述袋体外层32远离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外层32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反光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其中,耐磨层可采用双层帆布材料,结实耐用,反光材料层可反射冷气,使冷气保存在袋体外层32以内,保温材料层可防止热量进入袋内,保温效果较好。所述袋体内层33靠近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内层33和所述连接带4均由外向内设有耐磨层和棉布层,棉布层柔软亲肤,舒适度高,适于贴近皮肤使用。由于采用上述面料,本冰敷袖带便于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可反复使用。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所述袖带本体1还包括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敷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本体,所述袖带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袖带本体包括:冰袋,所述冰袋采用条形结构;冰敷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一端侧,包括数个袋体,所述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冰袋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长度方向沿所述袖带本体宽度方向设置,数个所述袋体沿所述袖带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连接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二端侧;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和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时,所述袖带本体形成能围合肢体的封闭圆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敷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本体,所述袖带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袖带本体包括:冰袋,所述冰袋采用条形结构;冰敷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一端侧,包括数个袋体,所述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冰袋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长度方向沿所述袖带本体宽度方向设置,数个所述袋体沿所述袖带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连接带,设于所述袖带本体第二端侧;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和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所述连接带第二端侧内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冰敷带第一端侧外表面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时,所述袖带本体形成能围合肢体的封闭圆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敷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袋体外层和袋体内层缝合制成,所述袋体外层远离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外层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反光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所述袋体内层靠近皮肤设置,所述袋体内层和所述连接带均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和棉布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敷袖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淑萍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