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
本技术涉及护理科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
技术介绍
下肢创伤骨折为临床上的常见病,下肢骨折病人手术或者手法复位后,需要固定骨折处并制动肢体,支具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旨在限制身体的某项运动,从而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但是,一般的下肢支具,在使用时,不方便对运动的角度进行观看,以及不方便将下肢支具牢固的固定安装在下肢,同时也不方便折叠,不方便存放,容易占用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下肢支具,在使用时,不方便对运动的角度进行观看,以及不方便将下肢支具牢固的固定安装在下肢,同时也不方便折叠,不方便存放,容易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的内部均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上卡合连接有按摩垫,并且下托板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包括上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支撑槽(9),且支撑槽(9)上卡合连接有按摩垫(3),并且下托板(2)位于上托板(1)的下侧,所述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钩带(5),且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带(4),所述毛带(4)和钩带(5)的端部均贯穿连接在限位板(7)的内部,且上下两侧的钩带(5)分别贯穿连接有左侧的上夹板(6)和左侧的下夹板(8),并且上下两侧的毛带(4)方便贯穿连接在右侧的上夹板(6)和右侧的下夹板(8)的内部,所述上夹板(6)和下夹板(8)之间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包括上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支撑槽(9),且支撑槽(9)上卡合连接有按摩垫(3),并且下托板(2)位于上托板(1)的下侧,所述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钩带(5),且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带(4),所述毛带(4)和钩带(5)的端部均贯穿连接在限位板(7)的内部,且上下两侧的钩带(5)分别贯穿连接有左侧的上夹板(6)和左侧的下夹板(8),并且上下两侧的毛带(4)方便贯穿连接在右侧的上夹板(6)和右侧的下夹板(8)的内部,所述上夹板(6)和下夹板(8)之间通过连接板(12)相连接,且连接板(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4),所述连接板(12)的上端通过转动孔(17)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13),且调节齿轮(13)固定连接在上夹板(6)的下端,所述连接板(12)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15),且转动齿轮(15)的中部贯穿固定盘(14)与指针(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1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器盘(18),所述连接板(12)的下端通过固定栓(19)固定连接在下夹板(8)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观察运动角度的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