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秀青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58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所述弧形夹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内壁。该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转动摇把,摇把带动锥齿轮旋转,锥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通过固定杆带动伸缩杆转动,再旋转转动杆,转动杆带动大直齿轮转动,调节托架处于合适的位置,达到为医生的手臂在手术时提供一个支撑,降低手术风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
技术介绍
超声介入治疗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最新的疾病治疗方法。超声介入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的。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超声治疗的过程中,一般是一名医生用手将超声探头对准病变部位,另一名医生对其进行手术,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手持探头的医生的手臂没有任何支撑点,会对医生的身体产生疲劳感,容易造成手臂晃动,增加手术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所述弧形夹紧板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摇把(2),所述摇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3),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4),所述弧形夹紧板(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5),所述锥齿轮(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9)的内壁,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大直齿轮(11),所述大直齿轮(11)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超声介入治疗托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摇把(2),所述摇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3),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4),所述弧形夹紧板(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5),所述锥齿轮(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9)的内壁,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开设有位置孔,所述位置孔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大直齿轮(11),所述大直齿轮(11)的外表面啮合有小直齿轮(12),所述小直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3)的内壁,所述支撑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托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青
申请(专利权)人:林秀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