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57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包括包体,包体内腔侧纵向设置有一组隔离布,一组隔离布上下两端分别与包体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固定相连,一组隔离布将包体内腔分隔为储水槽,储药槽和储物槽,储物槽内腔横向设置有一组隔离网,一组隔离网左右两端与储物槽两端侧壁之间固定相连,包体开口外侧设置有盖板,盖板通过粘扣与包体之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侧设有储水槽,储药槽和储物槽,可以分别对药、清水、生理盐水等医用液体和医用纱布、镊子、碘伏棉球包等医用操作器械进行盛放,从而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护理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护理包
本技术属于医用护理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护理包。
技术介绍
在患者疾病治疗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静养,在此期间需要对患者患处进行专门的护理,护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专用的医疗器械,为了能够对医用器械进行统一的管理使用,需要专用的护理包对上述器械进行存放,避免移动的过程中医疗器械丢失。现有的护理包结构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在使用时仅仅采用无菌袋对各种医用器械进行盛放,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处进行清洗,但外部水源中可能会含有较多的细菌不符合医疗标准,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装置中的医用器械与外部环境接触可能会沾染大量细菌,进而对患处造成二次感染影响护理过程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次性使用护理包,以此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护理包,由此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内腔侧纵向设置有一组隔离布,一组所述隔离布上下两端分别与包体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固定相连,一组所述隔离布将包体内腔分隔为储水槽,储药槽和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腔横向设置有一组隔离网,一组所述隔离网左右两端与储物槽两端侧壁之间固定相连,所述包体开口外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粘扣与包体之间相连。优选的,所述包体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布带,所述固定布带上开设有一组上下贯通的挂孔。优选的,所述包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观察口,一组所述观察口分别与储水槽和储药槽之间贯通相连,所述观察口内侧安装有透明软塑板,所述包体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其进行携带移动的把手。优选的,所述储水槽和储药槽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橡胶软塞,所述通孔侧壁表面覆盖有密封圈结构。优选的,所述储物槽两端侧壁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安装有制消毒灯,所述安装槽靠近储物槽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开槽。优选的,所述储物槽内腔盛装有医用操作盘、医用纱布、镊子、碘伏棉球包、无菌手套等医用护理物品,所述包体后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医用操作盘之间大小形状相互配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包体内侧设置有储药槽和储水槽,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向其内部分别灌装需要使用的药液、清水或生理盐水等,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护理需求,并且可以使用侧壁上的标记卡纸对其内部成分进行标记,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的对其进行取用;储物槽两端内壁内侧安装有消毒灯,能够为储物槽内腔提供良好的无菌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医用器械沾染到外部环境中的细菌,通过凹槽可以对医用操作盘提供良好的限位作用,便于医护人员在医用操作盘中进行操作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包体及其附属结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剖视详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包体,101、观察口,102、把手,2、隔离布,3、储水槽,301、通孔,4、储药槽,5、储物槽,501、安装槽,502、消毒灯,503、开槽,6、隔离网,7、盖板,8、固定布带,801、挂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包括包体1,包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观察口101,一组观察口101分别与储水槽3和储药槽4之间贯通相连,观察口101内侧安装有透明软塑板,包体1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其进行携带移动的把手102,把手102表面覆盖有软垫层。包体1内腔侧纵向设置有一组隔离布2,隔离布2表面覆盖有一层疏水层,一组隔离布2上下两端分别与包体1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固定相连。一组隔离布2将包体1内腔分隔为储水槽3,储药槽4和储物槽5,储水槽3和储药槽4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301,通孔301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橡胶软塞,通孔301侧壁表面覆盖有密封圈结构,用于保证储水槽3和储药槽4的密闭性,防止内部液体在移动过程中泄露。储物槽5内腔横向设置有一组隔离网6,一组隔离网6左右两端与储物槽5两端侧壁之间固定相连,储物槽5两端侧壁内侧开设有安装槽501,安装槽501内侧安装有制消毒灯502,消毒灯502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槽501靠近储物槽5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开槽503。储物槽5内腔盛装有医用操作盘、医用纱布、镊子、碘伏棉球包、无菌手套等医用护理物品,包体1后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凹槽,凹槽与医用操作盘之间大小形状相互配合,用于保证医用操作盘的稳定性,便于医护人员在医用操作盘中进行医疗操作。包体1开口外侧设置有盖板7,用于对包体1内腔进行闭合,盖板7通过粘扣与包体1之间相连,包体1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布带8,固定布带8上开设有一组上下贯通的挂孔801,用于对装置整体进行悬挂便于对患者进行输液。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根据标记卡纸上的标记对储水槽3和储药槽4中的成分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护理的需求取用相应的护理包,利用把手102可以对装置进行携带移动,随后开始对装置进行使用,打开盖板7解除对包体1内腔的闭合,若患者具有开放性伤口可以使用储水槽3中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取出医用操作盘放置进入凹槽中进行现为保持其稳定性,将储物槽5中需要使用的医用器械取出放置进入医用操作盘中,然后开始进行护理操作,并且根据情况利用储药槽4中的药液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完毕后利用储水槽3中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对医用器械进行清理。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内腔侧纵向设置有一组隔离布(2),一组所述隔离布(2)上下两端分别与包体(1)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固定相连,一组所述隔离布(2)将包体(1)内腔分隔为储水槽(3),储药槽(4)和储物槽(5),所述储物槽(5)内腔横向设置有一组隔离网(6),一组所述隔离网(6)左右两端与储物槽(5)两端侧壁之间固定相连,所述包体(1)开口外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通过粘扣与包体(1)之间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内腔侧纵向设置有一组隔离布(2),一组所述隔离布(2)上下两端分别与包体(1)上下两端内壁之间固定相连,一组所述隔离布(2)将包体(1)内腔分隔为储水槽(3),储药槽(4)和储物槽(5),所述储物槽(5)内腔横向设置有一组隔离网(6),一组所述隔离网(6)左右两端与储物槽(5)两端侧壁之间固定相连,所述包体(1)开口外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通过粘扣与包体(1)之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布带(8),所述固定布带(8)上开设有一组上下贯通的挂孔(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内外连通的观察口(101),一组所述观察口(101)分别与储水槽(3)和储药槽(4)之间贯通相连,所述观察口(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峰余强华胡培丽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科生物技术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