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53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用于解决在微创治疗关节炎时,现有技术的针刀或是针刀镜不能很快的刺入关节囊并形成通道的问题,其结构包括:通道管、内芯杆,内芯杆可拆卸的安装在通道管中,其端部从通道管中伸出,内芯杆的前端侧面设置有刃面,在刺入过程中能够将粘连的组织分开,快速刺入关节囊中,刺入后将内芯杆从通道管中卸下,利用通道管对患处进行观察或是冲洗,通道管在置入的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开出一条开口,而是在刺入过程中,利用通道管以及内芯杆的刃面开出能够通过的通道,所以穿孔部分更小,且创口被通道管撑开,也减少了伤口流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
技术介绍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风湿性免疫性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疾病,其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为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的疾病。而难治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指的是经过科学治疗以后,并且难以缓解或是反复发作,同时出现进行性损坏的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疾病如果没有采取科学治疗,就会导致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引起肢体的残疾。“症在关节,病在免疫”,“调免疫保关节”是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从病源上调节免疫机制,消除疾病本质隐患。只要医患之间积极配合,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持之以恒,一般都能控制病情进展,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调免疫保关节”康复体系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精准检测、局部微创深层祛炎、修复骨质破坏、联合全身调节免疫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理疗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先进的“达标治疗”和“慢病管理”理念为一体的科学、规范康复体系。“调免疫保关节”康复体系从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疼痛到精准定位炎症部位、定性炎症程度;从局部微创深层祛炎,到联合全身调节免疫,最终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致残,同时预防类风湿肺部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进行调免疫保关节的过程中,局部微创深层祛炎就是将关节中的免疫复合物祛除,现有技术是通过微创手术来实现的,手术过程就是先用针刀或是针刀镜划出切口,并刺入患者的关节部分,在刺入关节的过程中制造出一个通道,使冲洗装置能够由此进入关节中,通过冲洗将关节囊中的杂质清洗,随后将切口缝合,由于创口很小,手术过程较快且效果明显,因此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更好的发挥调免疫保关节的作用。但是会现有技术中,将针刀或是针刀镜刺入关节囊的过程并不简单,需要用针刀反复切割、划拨针刀才能制造出一个足够大的通道,针刀较细刺入关节囊的过程更加轻松,但是扩孔过程较为繁琐,而针刀镜本身的外管较粗,需要边扩孔边刺入,相对于针刀来说时间更长,不过刺入之后就可以直接在针刀镜的内壁就是一个通道,直接进行后续操作,相对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能够在关节的微创手术时,更快的刺入患者的关节囊,形成一个通道供后续步骤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包括:通道管、内芯杆,内芯杆可拆卸的安装在通道管中;所述通道管是圆管状的结构,通道管的两端不设置端面,所述通道管位于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缘,所述外缘是与通道管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向通道管外侧延伸的环状平面,通道管另一端使用时位于体内,通道管侧面靠近体内端的一段侧面向通道管轴线收缩,形成一个倾斜的弧面,所述通道管体内端的内侧设置有封底,通过封底将体内端堵住,所述封底的侧面倾斜角度与通道管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与通道管内部的倾斜面固定,所述封底截面圆的圆心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内芯杆包括:主轴、顶盖、填充环,所述主轴是一根截面半径小于通道管内径的圆杆,其长度大于通道管,所述主轴插入通道管中,其一端从通道管的体内端伸出,该端面称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主轴顶端上设置有握持块,方便使用者握持,所述主轴靠近底端的侧面向底端收缩,所述顶盖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与顶盖的轴线重合,使用时顶盖位于通道管中,顶盖的截面圆的直径与通道管的内径相同,将通道管体外侧的开口封闭,所述填充环的形状与顶盖的形状相同,保证使用中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管靠近体内端的倾斜弧面上设置有外刃面,所述外刃面是设置有刃条的平面,刃条是顶边尖锐的条带,刃条与运动方向平行,刃条也不止一个,相邻刃条之间的弧面距离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底端是一个刃面为弧形的圆刀面,能够将其他组织切开,便于通道管的置入。进一步地,所述主轴靠近底端的弧面上还设置有与外刃面布置方式相同的杆刃面。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道管以及内芯杆的前端侧面设置有刃面,在推进的过程中,刃面将阻挡前进的粘连部分切断,通道管能够更快的刺入关节囊中,不再需要不停地用针刀划开,使用更加简单。(2)通道管与内芯杆拆卸方便,在刺入关节囊后,能够更好的分离,方便后续的冲洗等操作。(3)由于通道管在刺入关节囊的过程中,是将切开的创口再次撑开,而向前推进的,现有技术是通过针刀滑出创口从而推进的,因此通道管在推进过程中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而且将创口部分撑开,创口与通道管之间没有间隙,还起到止血的作用,减少术中出血,且创口更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通道管,11-外缘,12-外刃面,13-封底;21-握持块,22-主轴,23-顶盖,24-填充环,25-螺纹段,26-圆刀面,27-杆刃面。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用于解决在微创治疗关节炎时,现有技术的针刀或是针刀镜不能很快的刺入关节囊并形成通道的问题,其结构包括:通道管1、内芯杆,内芯杆可拆卸的安装在通道管1中,其端部从通道管1中伸出,内芯杆的前端侧面设置有刃面,在刺入过程中能够将粘连的组织分开,快速刺入关节囊中,刺入后将内芯杆从通道管1中卸下,利用通道管1对患处进行观察或是冲洗,通道管1在置入的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开出一条开口,而是在刺入过程中,利用通道管1以及内芯杆的刃面开出能够通过的通道,所以穿孔部分更小,且创口被通道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管、内芯杆,内芯杆可拆卸的安装在通道管中;/n所述通道管是圆管状的结构,通道管的两端不设置端面,所述通道管位于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缘,所述外缘是与通道管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向通道管外侧延伸的环状平面,通道管另一端使用时位于体内,通道管侧面靠近体内端的一段侧面向通道管轴线收缩,形成一个倾斜的弧面,所述通道管体内端的内侧设置有封底,通过封底将体内端堵住,所述封底的侧面倾斜角度与通道管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与通道管内部的倾斜面固定,所述封底截面圆的圆心设置有螺纹通孔;/n所述内芯杆包括:主轴、顶盖、填充环,所述主轴是一根截面半径小于通道管内径的圆杆,其长度大于通道管,所述主轴插入通道管中,其一端从通道管的体内端伸出,该端面称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主轴顶端上设置有握持块,方便使用者握持,所述主轴靠近底端的侧面向底端收缩,所述顶盖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与顶盖的轴线重合,使用时顶盖位于通道管中,顶盖的截面圆的直径与通道管的内径相同,将通道管体外侧的开口封闭,所述填充环的形状与顶盖的形状相同,保证使用中的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炎用调免疫保关节的微创治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管、内芯杆,内芯杆可拆卸的安装在通道管中;
所述通道管是圆管状的结构,通道管的两端不设置端面,所述通道管位于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缘,所述外缘是与通道管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向通道管外侧延伸的环状平面,通道管另一端使用时位于体内,通道管侧面靠近体内端的一段侧面向通道管轴线收缩,形成一个倾斜的弧面,所述通道管体内端的内侧设置有封底,通过封底将体内端堵住,所述封底的侧面倾斜角度与通道管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并与通道管内部的倾斜面固定,所述封底截面圆的圆心设置有螺纹通孔;
所述内芯杆包括:主轴、顶盖、填充环,所述主轴是一根截面半径小于通道管内径的圆杆,其长度大于通道管,所述主轴插入通道管中,其一端从通道管的体内端伸出,该端面称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主轴顶端上设置有握持块,方便使用者握持,所述主轴靠近底端的侧面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然赵德军张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风湿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