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爱新专利>正文

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5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胸带,所述定位胸带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定位胸带靠近胸背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顶侧对应第一魔术贴毛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钩面,所述定位胸带靠近右腋下胸前位置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钩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找到最符合囊袋大小的限位气圈所对应的接气头,并将其上的密封盖拧下,将导气管拧在其上,然后将收纳袋内的充气囊取出,通过反复挤压充气囊使充气囊通过进气阀将外界的空气充入所对应的限位气圈内,从而使该处的限位气圈完成对固定气囊与囊袋的限位,进而便于避免在对固定气囊进行充气时,囊袋会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公开号CN2766801Y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止血及囊袋保护装置,其中可对术后囊袋挤压的结构为气囊袋,而且该气囊袋并不能对术后囊袋进行限位,由于实际生活中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身材各不相同,因此手术切口与术后用的囊袋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该气囊袋并不能对囊袋进行限位有效的限位,反而由于大小的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术后的囊袋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胸带,所述定位胸带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定位胸带靠近胸背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顶侧对应第一魔术贴毛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钩面,所述定位胸带靠近右腋下胸前位置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钩面,所述定位胸带靠近右腋下胸背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魔术贴钩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定位胸带的内侧对应心脏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气囊,所述固定气囊的外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有多个限位气圈,且多个限位气圈均处于同一中心位置,所述定位胸带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气囊与多个定位胸带的位置均设置有接气头,所述定位胸带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胸带、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充气囊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靠近充气囊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表,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靠近气压表的一侧设置有气压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充气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胸带的外表面靠近第二魔术贴钩面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多个所述接气头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首先将固定气囊对准术后囊袋进行放置,然后,将第一固定带从患者的后颈处拉出,并将其上的第一魔术贴钩面与定位胸带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贴合,随后,将第二固定带从而患者的后背与右腋下拉出,并将其上的第二魔术贴毛面与第二魔术贴钩面贴合,从而完成该装置在患者胸部的固定,也使得固定气囊得以初步对囊袋贴合,接着,找到最符合囊袋大小的限位气圈所对应的接气头,并将其上的密封盖拧下,将导气管拧在其上,然后将收纳袋内的充气囊取出,通过反复挤压充气囊使充气囊通过进气阀将外界的空气充入所对应的限位气圈内,从而使该处的限位气圈完成对固定气囊与囊袋的限位,进而便于避免在对固定气囊进行充气时,囊袋会发生偏移。2、该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每当限位气圈、固定气囊的充气工作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将密封盖再次拧上对应的接气头上以避免限位气圈、固定气囊发生漏气,同时可以将充气囊与导气管收入收纳袋内,避免充气囊在定位胸带上吊挂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气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气囊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定位胸带;2、第一魔术贴毛面;3、第一固定带;4、第一魔术贴钩面;5、第二固定带;6、第二魔术贴毛面;7、第二魔术贴钩面;8、透气槽;9、收纳袋;10、固定气囊;11、限位气圈;12、接气头;13、密封盖;14、充气囊;15、导气管;16、气压阀;17、进气阀;18、气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胸带1,定位胸带1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2,定位胸带1靠近胸背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3,第一固定带3的顶侧对应第一魔术贴毛面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钩面4,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前位置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钩面7,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背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5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魔术贴钩面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6,定位胸带1的内侧对应心脏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气囊10,固定气囊10的外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有多个限位气圈11,且多个限位气圈11均处于同一中心位置,定位胸带1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气囊10与多个定位胸带1的位置均设置有接气头12,定位胸带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囊14。定位胸带1、第一固定带3与第二固定带5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槽8,便于患者提升该装置的透气性;充气囊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5,导气管15的外表面靠近充气囊14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表18,导气管15的外表面靠近气压表18的一侧设置有气压阀16,便于控制充气囊14的充气;充气囊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阀17,避免充气囊14内的气体被排向外界;定位胸带1的外表面靠近第二魔术贴钩面7的一侧设置有收纳袋9,便于收纳充气囊14;多个接气头12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3,避免限位气圈11、固定气囊10发生漏气。工作原理:在使用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时,首先将固定气囊10对准术后囊袋进行放置,然后,将第一固定带3从患者的后颈处拉出,并将其上的第一魔术贴钩面4与定位胸带1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2贴合,随后,将第二固定带5从而患者的后背与右腋下拉出,并将其上的第二魔术贴毛面6与第二魔术贴钩面7贴合,从而完成该装置在患者胸部的固定,也使得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胸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胸带(1)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2),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胸背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3),所述第一固定带(3)的顶侧对应第一魔术贴毛面(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钩面(4),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前位置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钩面(7),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背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二固定带(5)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魔术贴钩面(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6),所述定位胸带(1)的内侧对应心脏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气囊(10),所述固定气囊(10)的外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有多个限位气圈(11),且多个限位气圈(11)均处于同一中心位置,所述定位胸带(1)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气囊(10)与多个定位胸带(1)的位置均设置有接气头(12),所述定位胸带(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囊(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保护装置,包括定位胸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胸带(1)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毛面(2),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胸背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带(3),所述第一固定带(3)的顶侧对应第一魔术贴毛面(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钩面(4),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前位置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钩面(7),所述定位胸带(1)靠近右腋下胸背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二固定带(5)的外表面对应第二魔术贴钩面(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毛面(6),所述定位胸带(1)的内侧对应心脏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气囊(10),所述固定气囊(10)的外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有多个限位气圈(11),且多个限位气圈(11)均处于同一中心位置,所述定位胸带(1)的外表面对应固定气囊(10)与多个定位胸带(1)的位置均设置有接气头(12),所述定位胸带(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囊(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起搏器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爱新
申请(专利权)人:钱爱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