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清洗方法
本申请涉及复合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反渗透技术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连续化操作、低成本和低能耗等优点,在海水与苦咸水淡化、超纯水制备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是反渗透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在众多聚合物材料制造的反渗透膜中,芳香聚酰胺膜由于具有优异的渗透选择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反渗透膜市场中已被广泛使用。然而,自反渗透技术诞生以来,膜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该技术推广和发展的瓶颈,污染物质在膜表面和膜孔内的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和堵塞,会造成膜通量的衰减和分离效率的降低,这限制了反渗透复合膜分离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在膜污染中,膜生物污染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且膜生物污染清洗困难,严重影响了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聚砜支撑层;/n聚酰胺活性层,所述聚酰胺活性层形成于所述聚砜支撑层上;/n抗污染层,所述抗污染层由带端氨基的pH响应聚合物与所述聚酰胺活性层的酰氯基团反应生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砜支撑层;
聚酰胺活性层,所述聚酰胺活性层形成于所述聚砜支撑层上;
抗污染层,所述抗污染层由带端氨基的pH响应聚合物与所述聚酰胺活性层的酰氯基团反应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端氨基的pH响应聚合物具体为聚(S-(2-(甲酯基)乙基)-L-半胱氨酸)。
3.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官能胺、多官能性酰基卤化物先后涂覆在聚砜支撑层上,使得多官能胺与多官能性酰基卤化物反应生成聚酰胺活性层,得到初生态的聚酰胺反渗透膜;
将初生态的聚酰胺反渗透膜,浸入含有带端氨基的pH响应聚合物的溶液中,然后浸入强碱溶液中,生成抗污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官能胺与表面活性剂、第一极性溶剂加入水中,并调节pH至7-9,制成水相液;
将多官能性酰基卤化物溶解于C4-C12的脂肪烃、环脂烃或芳香烃中,制成油相液;
将带端氨基的pH响应聚合物与第二极性溶剂加入水中,制成第一接枝液;
将强碱和第二极性溶剂加入水中,制成第二接枝液;
将水相液涂覆在聚砜支撑层上,去除水相液溶剂;然后涂覆油相液,去除油相液溶剂,形成聚酰胺活性层,得到初生态的聚酰胺反渗透膜;
将初生态的聚酰胺反渗透膜,浸入第一接枝液中10-15min,使用水漂洗;然后浸入第二接枝液中5-10min,漂洗,烘干,生成抗污染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初生态的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具体步骤为:将水相液涂覆在聚砜支撑层上,去除表面多余溶液后,将吸附了水相液的聚砜支撑层置于封闭空间内,控制封闭空间内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40-80%,使水分进一步挥发;然后涂覆油相液,除去表面一部分油相液后,在60-80℃温度下烘干,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入第二接枝液中并漂洗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石楚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