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内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是医院中针对呼吸系统出现疾病或异常的病患所设立的科室,对于肺功能受损的患者,在治疗阶段的后期,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训练器对病患的肺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而训练器根据训练方式的不同其具体结构也不相同,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使用拉力器等拉力设备对心肺功能进行常规锻炼,还有一种则是科室中常用的呼吸训练器,使患者在连接了训练设备的面罩中进行呼气吸气的阻力式训练,但是现有的同类训练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呼吸的健康习惯和训练效果的均衡,会采用口腔呼气鼻腔吸气的方式进行训练,相对应的,训练器也会设立独立的鼻腔吸气管道以及对应内部结构,但是当病患的鼻腔吸气功能受损时,就需要使用者在呼气后,拿掉面罩再吸气,而这一操作过程则增加了训练操作的麻烦程度,降低训练的积极性,并且在干冷的空气环境下,极易导致病患的咳嗽,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外壳(1)、呼气腔(2)、吸气腔(3)、气孔(4)、呼气管(5)、吸气管(6)和面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呼气腔(2)和吸气腔(3),且两者之间通过挡板(16)上下分隔,呼气腔(2)和吸气腔(3)的边侧分别连通有出气管和单向进气管,并且挡板(16)水平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呼气腔(2)和吸气腔(3)的边侧均与气孔(4)相连通,且气孔(4)中设置有单向阀,并且2个气孔(4)分别与呼气管(5)和吸气管(6)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呼气管(5)和吸气管(6)的顶端均与面罩(7)相连通,且两者均与面罩(7)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外壳(1)、呼气腔(2)、吸气腔(3)、气孔(4)、呼气管(5)、吸气管(6)和面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呼气腔(2)和吸气腔(3),且两者之间通过挡板(16)上下分隔,呼气腔(2)和吸气腔(3)的边侧分别连通有出气管和单向进气管,并且挡板(16)水平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呼气腔(2)和吸气腔(3)的边侧均与气孔(4)相连通,且气孔(4)中设置有单向阀,并且2个气孔(4)分别与呼气管(5)和吸气管(6)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呼气管(5)和吸气管(6)的顶端均与面罩(7)相连通,且两者均与面罩(7)构成拆卸连接结构,所述面罩(7)的内部设置有翻片(8),且翻片(8)上开设有开孔(9),并且面罩(7)的内壁上方固定有倾斜分布的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的底端贯穿开孔(9),两者构成阻尼滑动连接结构,且连接条(10)的底端固定有挡片(11),并且翻片(8)向下转动至最大角度后和挡片(11)的上端面相贴合,同时挡片(11)的上表面积大于开孔(9)的开口面积,所述吸气腔(3)的左侧设置有安装在外壳(1)上的翻转门(12),且吸气腔(3)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13),所述海绵垫(13)铺设在挡板(16)的上端面,且海绵垫(13)的中心处设置有垂直贯通的柱槽(14),并且海绵垫(13)的边侧设置有开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6)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61),且挡板(16)的下方设置有桨叶板(17),并且桨叶板(17)设置在呼气腔(2)的内部,同时桨叶板(17)的尾端固定在竖轴(18)上,并且竖轴(18)垂直转动安装在挡板(16)和外壳(1)的底壁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18)的内部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下半段设置有紧密贴合且垂直滑动连接的阀板(21),且阀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