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景岩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37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部机架、摇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移动机架、婴儿床以及蓝光照射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由于蓝光照射过程中,新生儿不自觉翻动会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导致蓝光照射不均匀,影响新生儿身体表面蓝光的照射时间,进而影响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b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频繁进行翻身处理,使得新生儿身前身后均获得蓝光照射,使得新生儿收到蓝光照射的面积更大,但是由于新生儿自主意识较差,不会自己翻身,故需要通过护士手动进行翻身,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黄疸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
技术介绍
儿科黄疸是指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故在新生儿黄疸长时间不消退的情况下,需要用蓝光对新生儿进行照射治疗,以消去新生儿身上的黄疸,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新生儿黄疸设计一款治疗床。目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由于蓝光照射过程中,新生儿不自觉翻动会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导致蓝光照射不均匀,影响新生儿身体表面蓝光的照射时间,进而影响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b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频繁进行翻身处理,使得新生儿身前身后均获得蓝光照射,使得新生儿收到蓝光照射的面积更大,但是由于新生儿自主意识较差,不会自己翻身,故需要通过护士手动进行翻身,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可以解决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由于蓝光照射过程中,新生儿不自觉翻动会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导致蓝光照射不均匀,影响新生儿身体表面蓝光的照射时间,进而影响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b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频繁进行翻身处理,使得新生儿身前身后均获得蓝光照射,使得新生儿收到蓝光照射的面积更大,但是由于新生儿自主意识较差,不会自己翻身,故需要通过护士手动进行翻身,工作量大。(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包括底部机架、摇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移动机架、婴儿床以及蓝光照射机构,所述的底部机架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机构,摇摆机构上端面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上端安装有移动机架,移动机架上端面安装有蓝光照射机构,移动机架上端面位于蓝光照射机构内部安装有婴儿床。所述的摇摆机构包括摇摆机架、转动电机、转动圆盘、限位块、限位架、连接架、移动块、摇摆板以及限位弹簧杆,其中所述的摇摆机架安装在底部机架上端面,摇摆机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号凹槽,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一号凹槽内部,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上端面靠近转动圆盘侧壁的位置安装有限位块,限位架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摇摆机架上端面位于一号凹槽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块,连接架一端与限位架固定连接,连接架另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移动块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板,限位弹簧杆一端安装在移动块上,限位弹簧杆另一端安装在摇摆机架上。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机架、调节弹簧杆、双向丝杠、调节板、连接板、升降板以及锁紧螺栓,其中所述的调节机架安装在摇摆机构上,调节机架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调节弹簧杆,每组调节弹簧杆前后对称安装在调节机架上,调节弹簧杆上端面安装有升降板,调节机架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调节板,升降板下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板,连接板下端面抵靠在调节板上,调节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双向丝杠转动安装在螺纹通孔内部,调节板上开设有限位螺纹孔,调节机架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限位螺纹孔,且锁紧螺纹孔与限位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锁紧螺栓转动安装在限位螺纹孔内部。所述的蓝光照射机构包括照射框、开合板、灯架、蓝光灯以及加湿支链,其中所述的照射框安装在移动机架上端面,照射框右端面开设有矩形通槽,开合板通过铰链安装在矩形通槽内部,照射框内部上端面安装有灯架,灯架上安装有有蓝光灯,照射框左侧内壁上安装有加湿支链,照射框左侧内部均匀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自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婴儿床包括床架、承重板、海绵垫、电动滑块、移动板、牵引块、牵引弹簧杆以及推板,其中所述的床架安装在移动机架上端面,承重板安装在床架内部,承重板上安装有海绵垫,所述的承重板是由承重条与铰链组成,电动滑块滑动设置在床架下端面,移动板安装在电动滑块上,牵引块左右对称安装在移动板上,且牵引块上端面设置为斜面结构,斜面结构上前后对称安装有牵引弹簧杆,牵引弹簧杆上端面安装有推板,且推板抵靠在承重板上。优选的,所述的加湿支链包括水泵、喷雾板以及加热板,其中所述的喷雾板安装在照射框左侧内壁上,水泵安装在喷雾板上,喷雾板内部开设有腔体,腔体左侧开设有进水口,腔体右侧开设有喷雾口,喷雾板右侧安装有加热板。优选的,所述的摇摆机架上端面位于移动块与限位架之间安装有限位短块,限位短块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架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部。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板与连接板接触的端面设置为阶梯型结构,上下相邻两个阶梯之间为倾斜面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开合板为玻璃板,玻璃板上开设有圆通槽,圆通槽内部安装有弹性透明布,弹性透明布上开设有圆孔。优选的,所述的灯架下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Ω型凹槽,蓝光灯通过Ω型凹槽卡接在灯架下端面,灯架左右端面安装有遮光罩,灯架前端面安装有遮光板。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板下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燕尾型凸起,调节机架上端面开设有燕尾型凹槽,调节板通过燕尾型凸起滑动设置在燕尾型凹槽中。(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可以解决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由于蓝光照射过程中,新生儿不自觉翻动会影响蓝光照射效果,导致蓝光照射不均匀,影响新生儿身体表面蓝光的照射时间,进而影响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b传统的儿科黄疸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频繁进行翻身处理,使得新生儿身前身后均获得蓝光照射,使得新生儿收到蓝光照射的面积更大,但是由于新生儿自主意识较差,不会自己翻身,故需要通过医务工作者手动进行翻身,工作量大。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摇摆机构中,转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圆盘转动,转动圆盘转动过程中通过限位块带动限位架左右往复移动,限位架左右往复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架往复移动,连接架往复移动过程中带动通过移动块与限位弹簧杆相互配合带动摇摆板左右往复移动,摇摆板左右往复移动过程中通过移动机架带动婴儿床进行摇摆,故在蓝光照射治疗前,对婴儿床进行摇晃处理,进而保证新生儿在治疗前处于睡眠状态,避免人工哄睡后在放置在婴儿床后将新生儿惊醒,使得新生儿接受蓝光面积不均匀,影响蓝光治疗效果。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婴儿床中,承重板是由铰链与承重条组成,使得承重板灵活可动,当新生儿需要进行翻身时,电动滑块启动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过程中带动牵引块进行左右移动,牵引块移动过程中通过牵引弹簧杆带动推板推动承重板内部的承重条突起,承重条突起过程中通过海绵垫带动新生儿进行翻身,牵引弹簧杆的使用在新生儿翻身过程中起到减振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包括底部机架(1)、摇摆机构(2)、高度调节机构(3)、移动机架(4)、婴儿床(5)以及蓝光照射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机架(1)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机构(2),摇摆机构(2)上端面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上端安装有移动机架(4),移动机架(4)上端面安装有蓝光照射机构(6),移动机架(4)上端面位于蓝光照射机构(6)内部安装有婴儿床(5);其中:/n所述的摇摆机构(2)包括摇摆机架(21)、转动电机(22)、转动圆盘(23)、限位块(24)、限位架(25)、连接架(26)、移动块(27)、摇摆板(28)以及限位弹簧杆(29),其中所述的摇摆机架(21)安装在底部机架(1)上端面,摇摆机架(21)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号凹槽,转动电机(2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一号凹槽内部,转动电机(22)输出轴上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转动圆盘(23),转动圆盘(23)上端面靠近转动圆盘(23)侧壁的位置安装有限位块(24),限位架(25)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架(25)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24)滑动连接,摇摆机架(21)上端面位于一号凹槽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块(27),连接架(26)一端与限位架(25)固定连接,连接架(26)另一端与移动块(27)固定连接,移动块(27)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板(28),限位弹簧杆(29)一端安装在移动块(27)上,限位弹簧杆(29)另一端安装在摇摆机架(21)上;/n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机架(31)、调节弹簧杆(32)、双向丝杠(33)、调节板(34)、连接板(35)、升降板(36)以及锁紧螺栓(37),其中所述的调节机架(31)安装在摇摆机构(2)上,调节机架(31)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调节弹簧杆(32),每组调节弹簧杆(32)前后对称安装在调节机架(31)上,调节弹簧杆(32)上端面安装有升降板(36),调节机架(31)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调节板(34),升降板(36)下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板(35),连接板(35)下端面抵靠在调节板(34)上,调节板(34)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双向丝杠(33)转动安装在螺纹通孔内部,调节板(34)上开设有限位螺纹孔,调节机架(31)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限位螺纹孔,且锁紧螺纹孔与限位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锁紧螺栓(37)转动安装在限位螺纹孔内部;/n所述的蓝光照射机构(6)包括照射框(61)、开合板(62)、灯架(63)、蓝光灯(64)以及加湿支链(65),其中所述的照射框(61)安装在移动机架(4)上端面,照射框(61)右端面开设有矩形通槽,开合板(62)通过铰链安装在矩形通槽内部,照射框(61)内部上端面安装有灯架(63),灯架(63)上安装有有蓝光灯(64),照射框(61)左侧内壁上安装有加湿支链(65),照射框(61)左侧内部均匀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自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黄疸治疗蓝光照射床,包括底部机架(1)、摇摆机构(2)、高度调节机构(3)、移动机架(4)、婴儿床(5)以及蓝光照射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机架(1)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机构(2),摇摆机构(2)上端面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上端安装有移动机架(4),移动机架(4)上端面安装有蓝光照射机构(6),移动机架(4)上端面位于蓝光照射机构(6)内部安装有婴儿床(5);其中:
所述的摇摆机构(2)包括摇摆机架(21)、转动电机(22)、转动圆盘(23)、限位块(24)、限位架(25)、连接架(26)、移动块(27)、摇摆板(28)以及限位弹簧杆(29),其中所述的摇摆机架(21)安装在底部机架(1)上端面,摇摆机架(21)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号凹槽,转动电机(22)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一号凹槽内部,转动电机(22)输出轴上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转动圆盘(23),转动圆盘(23)上端面靠近转动圆盘(23)侧壁的位置安装有限位块(24),限位架(25)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架(25)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24)滑动连接,摇摆机架(21)上端面位于一号凹槽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块(27),连接架(26)一端与限位架(25)固定连接,连接架(26)另一端与移动块(27)固定连接,移动块(27)上端面安装有摇摆板(28),限位弹簧杆(29)一端安装在移动块(27)上,限位弹簧杆(29)另一端安装在摇摆机架(21)上;
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机架(31)、调节弹簧杆(32)、双向丝杠(33)、调节板(34)、连接板(35)、升降板(36)以及锁紧螺栓(37),其中所述的调节机架(31)安装在摇摆机构(2)上,调节机架(31)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调节弹簧杆(32),每组调节弹簧杆(32)前后对称安装在调节机架(31)上,调节弹簧杆(32)上端面安装有升降板(36),调节机架(31)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调节板(34),升降板(36)下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板(35),连接板(35)下端面抵靠在调节板(34)上,调节板(34)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双向丝杠(33)转动安装在螺纹通孔内部,调节板(34)上开设有限位螺纹孔,调节机架(31)上端面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限位螺纹孔,且锁紧螺纹孔与限位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锁紧螺栓(37)转动安装在限位螺纹孔内部;
所述的蓝光照射机构(6)包括照射框(61)、开合板(62)、灯架(63)、蓝光灯(64)以及加湿支链(65),其中所述的照射框(61)安装在移动机架(4)上端面,照射框(61)右端面开设有矩形通槽,开合板(62)通过铰链安装在矩形通槽内部,照射框(61)内部上端面安装有灯架(63),灯架(63)上安装有有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岩冯清赵晶
申请(专利权)人:赵景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