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妹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7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结构包括万向轮、机体、操作面板、把手、熏蒸装置、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后进行使用时,通过导板将熏艾的烟气导送到导热块,通过导热块和吸附板配合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烟气通过透气孔传导在患者的头部,有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熏艾治疗,再用弹压球配合按压凸块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压,电极片对患者脑部神经进行电刺激,有效辅助按压凸块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使得患者脑部的神经可以得到舒缓,提高患者的头痛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而头痛是属于神经内科的脑脊髓系统疾病的一种,会有触痛的感觉,一般会持续4~72小时的疼痛感,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严重的会影响生活质量,通过熏蒸艾灸来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经常需要通过按摩、艾灸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带来的痛苦,经常需要家人点燃艾灸条对患者进行小心的熏蒸,在熏蒸艾灸的过程中,若是患者无意识的进行移动,会不小心触碰到艾灸条,使得患者出现烫伤,给针对头部的艾灸操作带来了不便,且在熏艾灸时,无法同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需要患者会自己对头部进行按摩缓解疼痛,降低头痛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结构包括万向轮、机体、操作面板、把手、熏蒸装置、导线,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机体底部,所述机体上设有操作面板且两者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机体与导线相连通,所述导线远离机体的一端与熏蒸装置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熏蒸装置设有两个,两个熏蒸装置平行放置在机体上,所述机体与把手连为一体。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熏蒸装置包括有头套、调节带、盛药盒、熏蒸罩、调节旋钮、辅助片,所述头套两侧均设有调节旋钮,头套一端扣接有调节带,另一端设有与之相连接的辅助片,所述调节带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熏蒸罩,所述熏蒸罩与盛药盒相接通,所述辅助片与导线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头套放置在机体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熏蒸罩包括有罩体、接通口、分流导管、出药件、按摩组件,所述罩体顶部中间位置上设有接通口,所述接通口与分流导管相接通,所述分流导管设有五根,五根分流导管远离接通口的一端均连接在出药件上,所述出药件等距排列在罩体上,所述罩体朝向出药件的一端上设有按摩组件,所述罩体安装在调节带上,所述接通口与盛药盒相接通。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药件包括有通孔、旋转叶片、导流板、接口、限位套、聚集件,所述通孔设在聚集件底部,所述聚集件上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安装在两块限位套中间,两块所述限位套内壁设有与之相贴合的导流板,所述限位套顶部与接口相连接,所述接口与分流导管相连通,所述限位套安装在罩体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集件包括有吸烟片、透气孔、导板、吸热件、隔热膜,所述吸烟片设在导板一侧,所述导板垂直插嵌在吸热件上,所述吸热件远离吸热件的一端扣接在隔热膜上,所述隔热膜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通孔相接通,所述吸烟片设在旋转叶片底部。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热件包括有壳体、吸附板、导热块,所述壳体两侧均设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与导热块相接通,所述导热块与导板相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隔热膜。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有按摩球、推杆、腔体、偏心轮、轴承、传动杆、限位套,所述按摩球设在限位套的中间位置上,所述限位套与推杆相扣接,所述推杆远离限位套的一端插嵌在腔体上,所述腔体内部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与偏心轮相连接,所述腔体安装在罩体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球包括有弹压球、弹力带、电极件、弹簧、护垫、按压凸块,所述弹压球设有两个,两个弹压球之间设有弹力带和弹簧,所述弹压球与电极件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极件远离弹压球的一端与按压凸块相连接,所述按压凸块等距环形安装在护垫内部,所述护垫设在限位套的中间位置上。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件包括有电极板、定位扣、电极片,所述电极板上设有与之相通电的电极片,所述电极板两侧均设有定位扣,所述电极板一端与弹压球相接触,另一端与按压凸块相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板、壳体、吸附板、导热块,导板与壳体互相构成倒圆锥梯形结构,烟气流通到导板上,导板呈倾斜状态,可以有效将烟气向下斜流导出,吸附板呈倒三角性结构,使得导热块可以快速接触到导板上的烟气,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传导在吸附板上,有效减弱烟气中的热气,防止烟气烫伤患者的头部。2、本专利技术通过按摩球、推杆、限位套,按摩球在推杆的作用下会产生上下活动的抖动力,限位套有两个半圆形组成,限位套的两个半圆板会对按摩球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按摩球在抖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振动感而产生移位,有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3、本专利技术通过护垫、按压凸块,多个按压凸块等距环绕在护垫内部,多个按压凸块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同时按压,再用护垫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护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按压凸块直接撞击在患者的头部,对按压凸块的按压力度进行控制,有效舒缓患者的头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熏蒸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熏蒸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出药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聚集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吸热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按摩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按摩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极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万向轮-1、机体-2、操作面板-3、把手-4、熏蒸装置-5、导线-6、头套-51、调节带-52、盛药盒-53、熏蒸罩-54、调节旋钮-55、辅助片-56、罩体-541、接通口-542、分流导管-543、出药件-544、按摩组件-545、通孔-441、旋转叶片-442、导流板-443、接口-444、限位套-445、聚集件-446、吸烟片-461、透气孔-462、导板-463、吸热件-464、隔热膜-465、壳体-641、吸附板-642、导热块-643、按摩球-451、推杆-452、腔体-453、偏心轮-454、轴承-455、传动杆-456、限位套-457、弹压球-511、弹力带-512、电极件-513、弹簧-514、护垫-515、按压凸块-516、电极板-131、定位扣-132、电极片-13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机体2、操作面板3、把手4、熏蒸装置5、导线6,所述万向轮1安装在机体2底部,所述机体2上设有操作面板3且两者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机体2与导线6相连通,所述导线6远离机体2的一端与熏蒸装置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熏蒸装置5设有两个,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机体(2)、操作面板(3)、把手(4)、熏蒸装置(5)、导线(6),其特征在于:/n所述万向轮(1)安装在机体(2)底部,所述机体(2)与操作面板(3)且两者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导线(6)与机体(2)、熏蒸装置(5)相接通,所述熏蒸装置(5)放置在机体(2)上,所述机体(2)与把手(4)连为一体;/n所述熏蒸装置(5)包括有头套(51)、调节带(52)、盛药盒(53)、熏蒸罩(54)、调节旋钮(55)、辅助片(56),所述头套(51)两侧均设有调节旋钮(55),头套(51)与调节带(52)、辅助片(56)连接,所述调节带(52)中间位置安装有熏蒸罩(54),所述熏蒸罩(54)与盛药盒(53)相接通,所述辅助片(56)与导线(6)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头套(51)放置在机体(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机体(2)、操作面板(3)、把手(4)、熏蒸装置(5)、导线(6),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1)安装在机体(2)底部,所述机体(2)与操作面板(3)且两者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导线(6)与机体(2)、熏蒸装置(5)相接通,所述熏蒸装置(5)放置在机体(2)上,所述机体(2)与把手(4)连为一体;
所述熏蒸装置(5)包括有头套(51)、调节带(52)、盛药盒(53)、熏蒸罩(54)、调节旋钮(55)、辅助片(56),所述头套(51)两侧均设有调节旋钮(55),头套(51)与调节带(52)、辅助片(56)连接,所述调节带(52)中间位置安装有熏蒸罩(54),所述熏蒸罩(54)与盛药盒(53)相接通,所述辅助片(56)与导线(6)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头套(51)放置在机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罩(54)包括有罩体(541)、接通口(542)、分流导管(543)、出药件(544)、按摩组件(545),所述罩体(541)顶部设有接通口(542),所述分流导管(543)与接通口(542)、出药件(544)相接通,所述罩体(541)上设有按摩组件(545),所述罩体(541)安装在调节带(52)上,所述接通口(542)与盛药盒(53)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件(544)包括有通孔(441)、旋转叶片(442)、导流板(443)、接口(444)、限位套(445)、聚集件(446),所述通孔(441)设在聚集件(446)底部,所述聚集件(446)上设有旋转叶片(442),所述旋转叶片(442)安装在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妹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