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6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架身,架身上设有用于挂墙的孔位,所述架身上至少安装有一个置物层架,架身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挂耳,置物层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架身两侧的安装挂耳转动连接,所述置舞层架可相对于架身向内翻转与架身叠置、或向外翻转与架身之间呈直角展开。置物架的架身和置物层架之间可以进行折叠,使置物架可以保持在折叠状态下进行运输,极大的缩减了包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展示置物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置物架。
技术介绍
挂墙式置物架,可以充分利用墙上空间,为用户提供额外的置物空间而深受用户的喜爱,但现有的置物架在运输时,因为其置物层架与架身之间固定的结构,造成包装的体积过大,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其架身与置物层架之间可以进行折叠,运输时可以以折叠状态运输,极大的减少了包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架身,架身上设有用于挂墙的孔位,所述架身上至少安装有一个置物层架,架身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挂耳,置物层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架身两侧的安装挂耳转动连接,所述置物层架可相对于架身向内翻转与架身叠置、或向外翻转与架身之间呈直角展开。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层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轴孔,挂耳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通过连接轴连接。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设置有垫块。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架身上设有限制置物层架展开角度的限位部。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置物层架与架身之间呈直角展开时,限位横杆的底部与置物层架的上端部抵接。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置物架的架身和置物层架之间可以进行折叠,使置物架可以保持在折叠状态下进行运输,极大的缩减了包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置物层架与架身呈直角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置物层架与架身叠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置物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请参看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架身1,架身1上设有用于挂墙的孔位2,用户可以通过螺丝与孔位2的配合,将架身1固定在墙身上,所述架身1上安装有两个置物层架3,置物层架3与架身1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架身1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挂耳4,置物层架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架身1两侧的安装挂耳4转动连接,使所述置物层架3可相对于架身1向内翻转与架身1叠置、或向外翻转与架身1之间呈直角展开,当需要运输或闲置不使用置物架时,可以将置物层架3与架身1叠置;使用时将置物层架3外翻呈直角展开。所述置物层架3的两侧设有第一轴孔5,挂耳4上设有第二轴孔6,所述第一轴孔5和第二轴孔6通过连接轴7连接,该转动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所述第一轴孔5与第二轴孔6之间设置有垫块8,垫块8具体为硅胶垫块,一方面加强架身1与置物层架3之间的摩擦,避免它们之间的连接过于松弛,另一方面避免置物层架3直接与挂耳4接触,防止在转动置物层架3时刮伤置物层架3的外观。所述架身1上设有限制置物层架3展开角度的限位部9,具体的,所述限位部9为限位横杆,限位横杆焊接于架身1上,当置物层架3与架身1之间呈直角展开时,限位横杆的底部与置物层架3的上端部抵接,防止之物层架3外翻转角度过大,同时也加强置物层架3的承载力。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架身(1),架身(1)上设有用于挂墙的孔位(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身(1)上至少安装有一个置物层架(3),架身(1)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挂耳(4),置物层架(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架身(1)两侧的安装挂耳(4)转动连接,所述置物层架(3)可相对于架身(1)向内翻转与架身(1)叠置、或向外翻转与架身(1)之间呈直角展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置物架,包括架身(1),架身(1)上设有用于挂墙的孔位(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身(1)上至少安装有一个置物层架(3),架身(1)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挂耳(4),置物层架(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架身(1)两侧的安装挂耳(4)转动连接,所述置物层架(3)可相对于架身(1)向内翻转与架身(1)叠置、或向外翻转与架身(1)之间呈直角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层架(3)的两侧设有第一轴孔(5),挂耳(4)上设有第二轴孔(6),所述第一轴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