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津铨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925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两个接触组件,两个所述接触组件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微调组件顶部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将患者固定于牵引床进行头尾端牵引,同时患者呈自然过伸位,方便医生的复位操作。高度调节组件的使用,方便了装置对高度的调节,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装置高度让不同身高的医生都能有一个舒适的治疗习惯,该装置可以提高医生治疗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患者中,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跌倒等,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且由于致伤因素基本为高能损伤,这为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胸腰椎骨折在治疗的时候病情较轻时需要医生通过将患者身体在牵引状态下,按压患者的胸腰背部,将压缩的椎体予以矫正,之后利用支架将受伤部位固定,然后慢慢调养,但是现有的手术病床一般为平整的床面,在对病人在进行矫正的时候就需要将病人的身体过伸,同时在病人的身体头尾两端垫高,身下垫空,垫空,以达到病人身体呈过伸位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存在患者依从性差,同时治疗的过程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同时现有的病床高度无法调节,这样就会给不同身高的医生操作上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胸腰椎骨折在治疗的时候因为病人身体弯曲程度不可控导致治疗效果变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两个接触组件,两个所述接触组件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微调组件顶部的两侧;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杆,两个所述辅助杆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板。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带动板,所述动力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件,两个所述带动板的一侧贯穿有调节螺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与四个所述辅助杆的一侧设置有顶杆。优选的,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板,所述微调板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所述微调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微调板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微调支架板,两个所述微调支架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转动轴。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套,两个所述转动套的顶部均设置有滑动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顶部设置有接触板,两个所述接触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下降板,所述下降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板。优选的,所述微调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设置有动力螺柱,所述螺纹套的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微调板的顶部通过支板设置有蜗杆。优选的,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微调组件的顶部,所述底壳内壁正面与背面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轴,两个所述定位轴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斜面块,两个所述斜面块的表面设置有调节块。优选的,所述底壳内壁的背面设置有接触螺杆,所述接触螺杆的正面依次贯穿两个斜面块和底壳且延伸至底壳的外部,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接触架,所述接触架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首先根据医生的身高以及手术时的方便程度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先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在转动的时候将会通过两个带动板带动辅助杆和连接杆转动,而在辅助杆和连接杆转动的时候将会带动顶杆转动,顶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把微调板顶起,从而改变装置整体的高度,直至装置的高度适合的时候,停止转动调节螺杆。第二步:患者趴在两个接触组件上,面部向下,胸部以及腿部分别压住一个接触组件,腹部贴在下降板处,患者的身体呈现V型,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的情况调节接触组件的高度,首先先转动接触螺杆,接触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斜面块移动,在斜面块运动的时候将会带动调节块移动,调节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将会把患者的胸部以及腿部顶起,直至将接触组件的高度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第三步:当接触组件调节完毕之后,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身体还需要弯曲,这时利用微调组件对患者趴下的角度进行调节,首先转动蜗杆,蜗杆在转动的时候将会通过齿轮带动螺纹套转动,而螺纹套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通过动力螺柱带动下降板运动,而下降板在运动的时候患者的腹部需要一直贴在下降板上,直至患者的身体弯曲程度到达治疗需要的弯度之后,停止转动蜗杆。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高度调节组件的使用,方便了装置对高度的调节,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装置高度让不同身高的医生都能有一个舒适的治疗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医生治疗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程度,让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而通过接触组件的使用,增加了患者治疗时身体弯曲程度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调节装置的高度,这样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让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微调组件的使用,可以让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体弯曲程度进行微调,这样可以让医生更好的对患者治疗,提高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也提高装置使用时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高度调节组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微调组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板,2、高度调节组件,21、固定块,22、连接杆,23、固定座,24、辅助杆,25、中间板,26、伸缩柱,27、动力板,28、带动板,29、支撑件,210、调节螺杆,211、顶杆,3、微调组件,31、微调板,32、连接件,33、微调支架板,34、转动轴,35、转动套,36、滑动件,37、接触板,38、下降板,39、螺纹套,310、动力螺柱,311、齿轮,312、蜗杆,313、缓冲板,4、接触组件,41、底壳,42、定位轴,43、斜面块,44、调节块,45、接触螺杆,46、接触架,47、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高度调节组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微调组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包括底板1;高度调节组件2,高度调节组件2的底部设置于底板1的顶部;微调组件3,微调组件3的底部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2的顶部;两个接触组件4,两个接触组件4的底部分别设置于微调组件3顶部的两侧;高度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n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n微调组件(3),所述微调组件(3)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顶部;/n两个接触组件(4),两个所述接触组件(4)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微调组件(3)顶部的两侧;/n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块(21),两个所述固定块(21)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固定块(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22),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座(23)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杆(24),两个所述辅助杆(24)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板(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
微调组件(3),所述微调组件(3)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顶部;
两个接触组件(4),两个所述接触组件(4)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微调组件(3)顶部的两侧;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块(21),两个所述固定块(21)的底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固定块(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22),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座(23)的一侧均设置有辅助杆(24),两个所述辅助杆(24)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柱(26),所述伸缩柱(26)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板(27),所述动力板(27)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带动板(28),所述动力板(2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件(29),两个所述带动板(28)的一侧贯穿有调节螺杆(210),两个所述连接杆(22)与四个所述辅助杆(24)的一侧设置有顶杆(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组件(3)包括微调板(31),所述微调板(31)的底部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顶部,所述微调板(3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32),所述微调板(31)顶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微调支架板(33),两个所述微调支架板(3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转动轴(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34)的表面均设置有转动套(35),两个所述转动套(35)的顶部均设置有滑动件(36),两个所述滑动件(36)的顶部设置有接触板(37),两个所述接触板(37)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下降板(38),所述下降板(38)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板(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胸腰椎骨折复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板(31)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套(39),所述螺纹套(39)的顶部设置有动力螺柱(310),所述螺纹套(39)的表面设置有齿轮(311),所述微调板(3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津铨徐辰刘洋曹鹏王新伟陈华江袁文闫蔷
申请(专利权)人:胡津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