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24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包括床身和称重机构,床身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重力计,升降机构安装在高处,重力计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底部,重力计的底部设置有吊钩,床身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吊钩的吊绳。在大体重的患者送到后,医护人员将治疗床推到称重机构下方,然后用吊绳连接床身,升降机构带动重力计和床身上升,然后重力计计量患者和床身的重量,减去床身的重量后,就可得出患者的体重,从而方便按患者的体重配置药剂。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大量消耗体力搬动患者,方便急诊科对大体重的患者称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治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诊科医护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急诊科治疗床。
技术介绍
在对一下急诊科的病人径向抢救时,需要基于病人的体重配置相应分量的药剂。但是,一些大体重的病人,在送过来以后,不方便挪动称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治疗床,无需挪动患者,就能剂量患者体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包括床身和称重机构,床身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重力计,升降机构安装在高处,重力计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底部,重力计的底部设置有吊钩,床身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吊钩的吊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定位床身的定位架,定位架呈矩形布置,定位架的上部设置有供床身升降的升降空间,定位架的一侧设置有供床身进入的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启闭结构,启闭结构包括封口板、升降弹簧和挡板,封口板可升降的设置在开口的外侧,升降弹簧设置在封口板的下方,挡板设置在定位架上,且被设置为可前后滑移,以从上方挡住封口板或是放开封口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挡板的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横杆、连接绳、复位弹簧和复位板,横杆设置在定位架背向开口的一侧,连接绳连接在横杆与挡板之间,复位板固定在定位架上且位于挡板和横杆之间,复位弹簧设置在挡板与复位板之间,以推动挡板朝封口板移动,床身进入定位架时,推动横杆背向开口移动,以拉动挡板从封口板上方移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升降弹簧、挡板、连接绳、复位弹簧和复位板均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定位架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架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封口板的上方,且限位板的底面与挡板的顶面齐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横杆设置在定位架的外侧,横杆朝向定位架的一面设置有接触杆,定位架上开设有导孔,接触杆穿过导孔伸入到定位架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床身包括底架和担架,万向轮设置在底架上,担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架和右架,左架朝向右架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块,右架朝向左架的一面设置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孔,左架的底部和右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均横向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间连接有连接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升降机构包括机架、升降电机、减速箱、辊轴、拉绳和滑轮,升降电机、减速箱和辊轴安装在机架上并依次连接,拉绳连接在辊轴上,滑轮与拉绳连接,以在辊轴转动的时候,带动滑轮升降,吊钩连接在滑轮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大体重的患者送到后,医护人员将治疗床推到称重机构下方,然后用吊绳连接床身,升降机构带动重力计和床身上升,然后重力计计量患者和床身的重量,减去床身的重量后,就可得出患者的体重,从而方便按患者的体重配置药剂。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大量消耗体力搬动患者,方便急诊科对大体重的患者称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担架底部视图;图4为横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包括床身1和称重机构,床身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2和重力计3,升降机构2安装在高处,重力计3连接在升降机构2的底部,重力计3的底部设置有吊钩31,床身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吊钩31的吊绳32。在大体重的患者送到后,医护人员将治疗床推到称重机构下方,然后用吊绳32连接床身1,升降机构2带动重力计3和床身1上升,然后重力计3计量患者和床身1的重量,减去床身1的重量后,就可得出患者的体重,从而方便按患者的体重配置药剂。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大量消耗体力搬动患者,方便急诊科对大体重的患者称重。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定位床身1的定位架4,定位架4呈矩形布置,定位架4的上部设置有供床身1升降的升降空间,定位架4的一侧设置有供床身1进入的开口,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启闭结构,启闭结构包括封口板51、升降弹簧52和挡板53,封口板51可升降的设置在开口的外侧,升降弹簧52设置在封口板51的下方,挡板53设置在定位架4上,且被设置为可前后滑移,以从上方挡住封口板51或是放开封口板51。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定位架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挡板53的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横杆61、连接绳62、复位弹簧63和复位板64,横杆61设置在定位架4背向开口的一侧,连接绳62连接在横杆61与挡板53之间,复位板64固定在定位架4上且位于挡板53和横杆61之间,复位弹簧63设置在挡板53与复位板64之间,以推动挡板53朝封口板51移动,床身1进入定位架4时,推动横杆61背向开口移动,以拉动挡板53从封口板51上方移开。在安装时,定位架4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在床身1被推入定位架4时,床身1推动横杆61,横杆61通过连接绳62拉动挡板53,使挡板53放开封口板51,然后,升降弹簧52推动封口板51上升,将开口封住,使床身1被定位在定位架4内,从而避免在操作时床身1移动,影响急症救治,也可在称重时对床身1进行定位,避免床身1晃动。在急救完成后,医护人员将封口板51和挡板53复位,并踩住封口板51,然后就可将床身1从定位架4内推出,床身1推出后,复位弹簧63推动挡板53复位,继续限制挡板53,以方便下一次操作。应该了解的是,启闭组件并非必须,医护人员也可手动操作挡板53,以达成限制或放开封口板51的动作。为了使启闭结构受力更加平稳、均匀,升降弹簧52、挡板53、连接绳62、复位弹簧63和复位板64均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定位架4的两侧。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定位架4上设置有限位板65,限位板65设置在封口板51的上方,且限位板65的底面与挡板53的顶面齐平。通过限位板65的设置,在封口板51上升时,就会对挡板53进行限位,避免挡板53位于封口板51的下方。挡板53位于封口板51下方时,就需要先保证封口板51不限制挡板53,才能使挡板53正常回位,操作不方便。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横杆61设置在定位架4的外侧,横杆61朝向定位架4的一面设置有接触杆66,定位架4上开设有导孔,接触杆66穿过导孔伸入到定位架4内。横杆61设置在定位架4的外侧,通过接触杆66触碰床身1,如此,横杆61就有较大的位移空间,也可个挡板53更大的位移空间,从而设计更大的位移量,使横杆61带动挡板53的动作能顺利进行。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床身1包括底架11和担架12,万向轮设置在底架11上,担架1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架121和右架122,左架121朝向右架122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块,右架122朝向左架121的一面设置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孔,左架121的底部和右架122的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块125,两个连接块125上均横向开设有连接孔126,连接孔126间连接有连接柱127。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和称重机构,所述床身(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2)和重力计(3),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高处,所述重力计(3)连接在升降机构(2)的底部,所述重力计(3)的底部设置有吊钩(31),所述床身(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吊钩(31)的吊绳(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和称重机构,所述床身(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称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2)和重力计(3),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高处,所述重力计(3)连接在升降机构(2)的底部,所述重力计(3)的底部设置有吊钩(31),所述床身(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吊钩(31)的吊绳(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定位床身(1)的定位架(4),所述定位架(4)呈矩形布置,所述定位架(4)的上部设置有供床身(1)升降的升降空间,所述定位架(4)的一侧设置有供床身(1)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开口的启闭结构,所述启闭结构包括封口板(51)、升降弹簧(52)和挡板(53),所述封口板(51)可升降的设置在开口的外侧,所述升降弹簧(52)设置在封口板(51)的下方,所述挡板(53)设置在定位架(4)上,且被设置为可前后滑移,以从上方挡住封口板(51)或是放开封口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挡板(53)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横杆(61)、连接绳(62)、复位弹簧(63)和复位板(64),所述横杆(61)设置在定位架(4)背向开口的一侧,所述连接绳(62)连接在横杆(61)与挡板(53)之间,所述复位板(64)固定在定位架(4)上且位于挡板(53)和横杆(61)之间,所述复位弹簧(63)设置在挡板(53)与复位板(64)之间,以推动挡板(53)朝封口板(51)移动,床身(1)进入定位架(4)时,推动横杆(61)背向开口移动,以拉动挡板(53)从封口板(51)上方移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仁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