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15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内窥镜,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设置在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远侧上并且设置有升降室,所述升降室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侧表面和端部处连续地敞开;凸形超声头部,设置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端部处并且能够形成超声扫描平面,用于在与所述侧表面相似的方向上传送和接收超声信号;以及升降器,设置在所述升降室中并且枢转地固定以便能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内窥镜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8月4日、申请号为201780019744.X、专利技术名称为“内窥镜头部、内窥镜和阿尔巴朗杆保持构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内窥镜头部,至少一个工作通道形成在该内窥镜头部中,并且其中能够进行枢转的阿尔巴朗(Albarran)杆设置在远侧工作通道端部处,并且涉及一种包括此种内窥镜头部的内窥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内窥镜的阿尔巴朗杆保持构件。
技术介绍
此种内窥镜头部主体可以例如应用于十二指肠镜,即用于检查例如食管或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腺管、胰腺等的内窥镜。依靠十二指肠镜,可以通过食管、胃部和幽门到达十二指肠。十二指肠镜包括指向侧面(横向)的光学器件(照明装置和摄像机)。这可以使通过食管插入和推进十二指肠镜复杂化,因为“面向前”观察不容易实现。仅胃部或十二指肠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将十二指肠镜的远端弯曲约90°以便实现向前查看。进一步地,在工作通道出口处,十二指肠镜包括阿尔巴朗杆,该阿尔巴朗杆依靠枢转实现通过工作通道推进的工具的精确偏转。在使用十二指肠镜之后,对其进行再处理。再处理必须可靠地防止微生物诸如细菌、病毒、真菌、蠕虫和孢子的感染。在再处理过程中,十二指肠镜首先进行手动清洁,以便去除有机物质或化学残渣的所有痕迹。在清洁之后,进行机械消毒或杀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内窥镜头部,该内窥镜头部不仅易于清洁而且是多功能的。此外,会提供内窥镜和用于内窥镜的阿尔巴朗杆保持构件。该目的通过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内窥镜头部实现。因此,已经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头部,该内窥镜头部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在该内窥镜头部主体中形成至少一个工作通道,其中能够进行枢转的阿尔巴朗杆设置在远侧工作通道端部处。阿尔巴朗杆可以在内窥镜头部主体处横向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轴线插入,并且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横向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轴线移除。因此,阿尔巴朗杆可以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横向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轴线移除,并且可从内窥镜头部主体容易地拆卸。内窥镜头部可以包括外壳护套部件,阿尔巴朗杆枢转地置于该外壳护套部件处,其中外壳护套部件可以横向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轴线施加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外周缘部分或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外周缘部分移除。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可以形成与内窥镜头部分开的共用组件,并且可以视为单独的单元。因此,设置在外壳护套部件上的阿尔巴朗杆单独地且可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拆卸地设置。阿尔巴朗杆可以通过从内窥镜头部主体移除外壳护套部件来与内窥镜头部主体分离。在内窥镜头部中,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形成为可以舒展开的弹性外壳护套部件,并且可以与内窥镜头部主体完全分离,并且该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包括将外壳护套部件紧固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外周缘部分的紧固装置。因此,由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组成的组件可以容易地附接到内窥镜头部。紧固装置可以形成为接合装置。能够接合在形成于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外周缘部分上的凹陷部中的突出部可以形成为外壳护套部件上的接合装置。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形成为中空柱体,其护套包括沿柱体延伸方向且沿整个中空柱体延伸的附接开口。中空柱体可以在其附接开口处弹性地舒展开,并且放置在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外周缘部分上。因此,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容易且快速地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拆卸。在中空柱体上,在相对于附接开口的侧面上可以形成工具开口,当将外壳护套部件放置在内窥镜主体上时,工具可以通过该工具开口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横向地伸出。当外壳护套部件附接到内窥镜头部主体时,内窥镜为操作做好了准备。工具可以通过工作通道向阿尔巴朗杆推进,该阿尔巴朗杆适当地改变工具的横向对准。在这一过程中,工具通过外壳护套部件的工具开口从内窥镜头部主体横向地伸出。紧固装置可以形成为铰链构件。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包括铰链构件,该铰链构件铰接在外壳部件上并且能够封闭附接开口。当铰链构件封闭时,外壳护套部件可以沿内窥镜头部主体的整个外周缘部分邻接内窥镜头部主体。在此种设计中,外壳护套部件以固定且固定的方式安装到内窥镜头部主体。铰链构件的一侧可以以铰接方式支撑在外壳护套部件上,铰链构件的相对侧可以包括封闭装置,例如能够接合在外壳护套部件处的鼻形件。由于外壳护套部件的弹性,因此,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在正确位置并且以预定张力紧密地邻接内窥镜头部主体。外壳护套部件可以包括径向地向内延伸的突出部,阿尔巴朗杆的枢轴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在该外壳护套部件上。因此,外壳护套部件设置有枢转地支撑阿尔巴朗杆的元件。影响阿尔巴朗杆的枢转过程的元件(操作元件)可以设置在内窥镜头部主体中。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可以形成为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的单元。例如,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可以形成以低成本由塑料或任何其他适合材料制造的共用组件。因此,由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组成的共用组件可以在单次使用之后丢弃。当再次使用内窥镜时,将由外壳护套部件和阿尔巴朗杆组成的新组件放置在内窥镜头部主体上。内窥镜头部主体可以包括可枢转的操作元件,当外壳护套部件附接到内窥镜头部主体时,该可枢转的操作元件可以从近侧进行操作,并且阿尔巴朗杆与该可枢转的操作元件可释放地接合。内窥镜头部可以包括内窥镜头部主体上的远端超声头部,并且内窥镜头部主体的可以施加和移除阿尔巴朗杆的部分可以设置在超声头部近侧。这样,可以提供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远端上的超声头部,并且在超声头部近侧包括可容易地与内窥镜头部分离的阿尔巴朗杆。在替代实施例中,已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头部,该内窥镜头部包括远端处的超声头部和布置在超声头部近侧的阿尔巴朗杆。在进一步的替代实施例中,已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头部,该内窥镜头部包括其中的超声头部和布置在超声头部远侧的阿尔巴朗杆。在该进一步的替代实施例中,工作通道和运动传输通道被引导经过超声头部。在内窥镜头部中,阿尔巴朗杆可以依靠运动传输机构进行操作,其中内窥镜头部中的运动传输机构经由运动传输通道起作用,并且运动传输通道相对环境密封。运动传输通道可以为例如牵引线机构、线机构(推动线或牵引线)、液压机构或气动机构,经由运动传输通道传输在近侧控制元件(例如,操纵杆)处生成的运动,以便致动(枢转)阿尔巴朗杆。在依靠液压机构或气动机构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运动传输通道为简单的通道,该通道为密封的并且填充有运动传输介质(液压机构:例如水或其他液压介质;气动机构:例如空气)。因为运动传输通道以及包含在其中的介质(液压介质、空气、牵引线或线等等)相对环境密封,所以避免病菌和污染物进入运动传输通道。附带地,运动传输通道和阿尔巴朗杆完全彼此分离。此外,已提供用于包括内窥镜头部的内窥镜的阿尔巴朗杆保持构件,至少一个工作通道形成于该内窥镜头部中,其中能够进行枢转的阿尔巴朗杆设置在内窥镜的远侧工作通道端部处;阿尔巴朗杆保持构件包括:护套元件,该护套元件可以放置在内窥镜头部上,并且阿尔巴朗杆枢转地支撑在该护套元件中。护套元件可以形成为横向敞开的柱体,其敞开侧可以放置在内窥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内窥镜,包括:/n内窥镜头部主体,设置在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远侧上并且设置有升降室,所述升降室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侧表面和端部处连续地敞开;/n凸形超声头部,设置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端部处并且能够形成超声扫描平面,用于在与所述侧表面相似的方向上传送和接收超声信号;以及/n升降器,设置在所述升降室中并且枢转地固定以便能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1 DE 102016114881.41.一种超声内窥镜,包括:
内窥镜头部主体,设置在所述超声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远侧上并且设置有升降室,所述升降室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侧表面和端部处连续地敞开;
凸形超声头部,设置在所述内窥镜头部主体的端部处并且能够形成超声扫描平面,用于在与所述侧表面相似的方向上传送和接收超声信号;以及
升降器,设置在所述升降室中并且枢转地固定以便能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内窥镜,其中,所述升降器能由外壳护套的平面突出部旋转地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内窥镜,其中,
所述外壳护套是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在附接开口处敞开,所述附接开口设置在纵向方向上,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科尔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数字内窥镜检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