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14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支架、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和罩体;所述支架包括:横架、设置在所述横架一端的第一支腿和设置在所述横架另一端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卡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腿上,所述第二卡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支腿上,所述第一卡圈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圈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罩体表面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上,所述第二卡接孔套设在第二卡接凸起上。不仅便于收纳运输,而且安装稳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罩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面罩。
技术介绍
面罩是一种用于遮挡面部的工具,可以防喷溅、防雾、防烟、防油溅和防风沙等。现有的面罩有的为一体设计,收纳运输较为麻烦,有的为分离设计,安装不够稳固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罩,不仅便于收纳运输,而且安装稳固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罩,包括:支架、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和罩体;所述支架包括:横架、设置在所述横架一端的第一支腿和设置在所述横架另一端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卡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腿上,所述第二卡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支腿上,所述第一卡圈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圈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罩体表面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上,所述第二卡接孔套设在第二卡接凸起上。优选的,所述横架底面设置托在鼻梁上的鼻托。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圈上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卡圈上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卡接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和所述第二卡接凸起的侧壁上均设置环形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孔外侧设置贯穿所述罩体边沿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接孔外侧设置贯穿所述罩体边沿的第二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铰接在所述横架一端,所述第二支腿铰接在所述横架另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圈和所述第二卡圈的材质为橡胶。优选的,所述横架的材质为聚碳酸酯。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优选的,所述罩体的材质为涤纶树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罩,应用于防护用具
中,不仅便于收纳运输,而且安装稳固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面罩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面罩的罩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01、横架;102、第一支腿;103、第二支腿;2、第一卡圈;3、第二卡圈;4、罩体;5、第一卡接凸起;6、第二卡接凸起;7、第一卡接孔;8、第二卡接孔;9、鼻托;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一缺口;13、第二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罩,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架1、第一卡圈2、第二卡圈3和罩体4。其中支架1包括:横架101、第一支腿102和第二支腿103,将第一支腿102的一端连接在横架101的一端,将第二支腿103的一端连接在横架101的另一端,构成一个U形框架。第一支腿102和第二支腿103分别用于搭设在使用者两只耳朵上。在第一卡圈2上设置第一卡接凸起5,将第一卡圈2套设在第一支腿102上后,第一卡接凸起5位于第一支腿102远离第二支腿103的一侧。在第二卡圈3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6,将第二卡圈3套设在第二支腿103上后,第二第二卡接凸起6位于第二支腿103远离第一支腿102的一侧。在罩体4的表面上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孔7和第二卡接孔8,其中罩体4为透明可弯曲材质,将罩体4弯曲后,将罩体4一侧通过第一卡接孔7卡设在第一卡接凸起5上,将罩体4另一侧的第二卡接孔8卡设在第二卡接凸起6上。这样当第一支腿102和第二支腿103分别用于搭设在使用者两只耳朵上后,罩体4挡在使用者面部前方。如此设置,不仅便于安装,而且稳固可靠。还可将支架1、第一卡圈2、第二卡圈3和罩体4拆解运输,运输更加方便。其中第一卡接凸起5和第二卡接凸起6可以为圆柱状,第一卡接孔7和第二卡接孔8可以为圆孔,这样罩体4可绕第一卡接凸起5和第二卡接凸起6转动,从而调节角度。值得说明的是,横架101可以设置为类似眼睛横架的的八字弯,如此设置,对于佩戴眼镜的使用者,戴上面罩后不会干涉眼镜,使用更加方便。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横架101底面设置鼻托9,使得第一支腿102和第二支腿103分别用于搭设在使用者两只耳朵上后,鼻托9搭设在鼻梁上,进一步防止滑落。关于第一卡接凸起5和第二卡接凸起6的位置,如图1-图3所示,在第一卡圈2上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10,其中第一卡圈2套设在第一支腿102上后,第一连接板10应位于第一支腿102远离第二支腿103的一侧。将第一卡接凸起5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上为一体,其中第一卡接凸起5应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远离第一支腿102的一侧。在第二卡圈3上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11,其中第二卡圈3套设在第二支腿103上后,第二连接板11应位于第二支腿103远离第一支腿102的一侧。将第二卡接凸起6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1上为一体其中第二卡接凸起6应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1远离第二支腿103的一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第一卡接凸起5和第二卡接凸起6的侧壁上均设置环形凸起,其中环形凸起的外侧面为斜面,且环形凸起的直径从远离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向靠近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依次增大。这样设置,第一卡接孔7卡设在第一卡接凸起5上时,用力穿过环形凸起后,卡在环形凸起与第一连接板10之间;第二卡接孔8卡设在第二卡接凸起6上时,用力穿过环形凸起后,卡在环形凸起与第二连接板11之间。有效防止罩体4滑落脱离第一卡圈2和第二卡圈3。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第一卡接孔7外侧设置贯穿罩体4边沿的第一缺口12,在第二卡接孔8外侧设置贯穿罩体4边沿的第二缺口13。防止罩体4与第一卡圈2和第二卡圈3干涉。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第一支腿102一端和横架101一端均设置第一轴孔,将第一支腿102的第一轴孔与横架101的第一轴孔对齐后插入第一转轴,从而将第一支腿102铰接在横架101一端。在第二支腿103一端和横架101另一端均设置第二轴孔,将第二支腿103的第二轴孔与横架101的第二轴孔对齐后插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卡圈(2)、第二卡圈(3)和罩体(4);所述支架(1)包括:横架(101)、设置在所述横架(101)一端的第一支腿(102)和设置在所述横架(101)另一端的第二支腿(103),所述第一卡圈(2)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腿(102)上,所述第二卡圈(3)套设在所述第二支腿(103)上,所述第一卡圈(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5),所述第二卡圈(3)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6),所述罩体(4)表面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孔(7)和第二卡接孔(8),所述第一卡接孔(7)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5)上,所述第二卡接孔(8)套设在第二卡接凸起(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卡圈(2)、第二卡圈(3)和罩体(4);所述支架(1)包括:横架(101)、设置在所述横架(101)一端的第一支腿(102)和设置在所述横架(101)另一端的第二支腿(103),所述第一卡圈(2)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腿(102)上,所述第二卡圈(3)套设在所述第二支腿(103)上,所述第一卡圈(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5),所述第二卡圈(3)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6),所述罩体(4)表面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孔(7)和第二卡接孔(8),所述第一卡接孔(7)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接凸起(5)上,所述第二卡接孔(8)套设在第二卡接凸起(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101)底面设置托在鼻梁上的鼻托(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圈(2)上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10),所述第二卡圈(3)上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11),所述第一卡接凸起(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0)上,所述第二卡接凸起(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麦易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