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9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小果种箱,所述小果种箱的内侧壁左上方固定连接有大果种箱,所述大果种箱的内底壁开设有漏孔,所述大果种箱和小果种箱的底壁皆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架的上方位于小果种箱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面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转轴的外侧面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通过通孔贯穿大果种箱和小果种箱的底壁,所述第二链条贯穿小果种箱的底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桃分垄播种机种植效率高,结构简单,播种时通过筛选大小果分垄播种,从而解决嫁接苗因为营养不均,从而大小不一,而给核桃嫁接带来困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
技术介绍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营养丰富且倍受老百姓喜爱。在核桃大力发展的同时良种繁育尤为重要,如何高效育苗是降低苗木成本的关键技术,节省劳力、简化管理环节、提高苗木质量是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但是,在育苗过程中发现,由于播下去的核桃种子个头大小不一,嫁接苗生长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粗壮,有的弱小,在进行核桃嫁接过程中,只能先挑选粗壮合适的嫁接苗先进行嫁接工作,弱小苗需等长至够嫁接粗度后再行嫁接,给苗木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因大小苗混杂,大苗影响了小苗的光照,从而影响了成活率和保存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解决现有的核桃嫁接生产实践中因核桃个头大小不一所导致的嫁接苗大小不一,无法同时嫁接的问题,有利于苗木的管理,另外,还能初步解决苗木不同规格的分级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小果种箱,所述小果种箱的内侧壁左上方固定连接有大果种箱,所述大果种箱的内底壁开设有漏孔,所述大果种箱和小果种箱的底壁皆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架的上方位于小果种箱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面位于防护罩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转轴的外侧面位于另一防护罩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通过通孔贯穿大果种箱和小果种箱的底壁,所述第二链条贯穿小果种箱的底壁,所述转轴两端的外侧面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链条,所述主架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的齿轮与第三链条啮合。所述漏孔的直径范围在28mm—32mm。所述大果种箱的底壁呈倾斜状,所述小果种箱的底壁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链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筛环,所述筛环的直径为28—32mm。所述第二链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种勺,所述种勺为双面种勺,所述种勺的正反面皆为凹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核桃分垄播种机种植效率高,结构简单,播种时通过筛选大小果分垄播种,从而解决嫁接苗因为营养不均,从而大小不一,而给核桃嫁接带来困难的情况,还可以与拖拉机配套作业,操作简单,使用灵巧,维修保养简单,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附图1为核桃分垄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图;附图2为大果种箱与小果种箱的原理图;附图3为第一链条的三维图;附图4为第二链条的三维图;其图中:1、主架;2、大果种箱;3、第一链条;31、筛环;4、第二链条;41、种勺;5、防护罩;6、小果种箱;7、通孔;8、座椅;9、漏孔;10、传动轴,11、转轴,12、第三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包括主架1,大果种箱2,第一链条3,筛环31,第二链条4,种勺41,防护罩5,小果种箱6,通孔7,座椅8,漏孔9,传动轴10,转轴11。所述主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小果种箱6,所述小果种箱6的内侧壁左上方固定连接有大果种箱2,所述大果种箱2的内底壁开设有漏孔9,所述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皆设置有通孔7,所述主架1的上方位于小果种箱6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架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3,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另一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3通过通孔7贯穿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第二链条4贯穿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转轴11两端的外侧面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链条12,所述主架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两端的齿轮与第三链条12啮合。种箱后方的主架1上固定设置有座椅8。所述漏孔9的直径范围在28mm—32mm。所述大果种箱9的内底壁呈倾斜状,所述小果种箱6的底壁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链条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筛环31,所述筛环31的直径为28—32mm。所述第二链条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种勺41,所述种勺41为双面种勺,所述种勺41的正反面皆为凹型。使用本核桃分垄播种机工作时:在大果种箱2内放入准备好的核桃,通过利用核桃分垄播种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感使小果核桃会顺着漏孔9漏入小果种箱6中,传动轴10带动第三链条12转动,第三链条12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链条3与第二链条4转动,连接在第一链条3上的筛环31跟随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筛掉未从漏孔9中漏下的小果核桃,大果核桃坐落在筛环31上,跟随第一链条3转动,第一链条3翻过转轴11后,核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在防护罩5的保护下,再次坐落在第一链条3的前一个筛环31的背面,继续向下运动,当筛环31跟随第一链条3旋转到底部的时候,核桃靠重力落在地上,完成了大果核桃在同一垄播种。与此同时焊接在第二链条4上的种勺41跟随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舀起从漏孔9中漏下的小果核桃,跟随第二链条4转动,第二链条4翻过转轴11后,核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在防护罩5的保护下,再次坐落在第二链条4的前一个双面种勺的背面种勺中,继续向下运动,当种勺跟随第二链条4旋转到底部的时候,核桃靠重力落在地上,完成了小果核桃在同一垄播种;种箱后方的主架1上固定设置有座椅8,工人可以坐在座椅上对核桃分垄播种机的工作进行观察,辅助,查漏补缺。本专利技术的核桃分垄播种机,种植效率高,结构简单解决了核桃育苗中因苗木大小不一而造成的嫁接、管理不便。这不仅能有效提高苗木嫁接的成活率和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按苗木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该机器可与拖拉机配套作业,操作简单,使用灵巧,维修保养简单,适用范围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包括主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小果种箱(6),所述小果种箱(6)的内侧壁左上方固定连接有大果种箱(2),所述大果种箱(2)的内底壁开设有漏孔(9),所述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皆设置有通孔(7),所述主架(1)的上方位于小果种箱(6)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架(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3),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另一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3)通过通孔(7)贯穿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第二链条(4)贯穿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转轴(11)两端的外侧面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链条(12),所述主架(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两端的齿轮与第三链条(12)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分垄播种机,包括主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小果种箱(6),所述小果种箱(6)的内侧壁左上方固定连接有大果种箱(2),所述大果种箱(2)的内底壁开设有漏孔(9),所述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皆设置有通孔(7),所述主架(1)的上方位于小果种箱(6)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架(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3),所述转轴(11)的外侧面位于另一防护罩(5)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3)通过通孔(7)贯穿大果种箱(2)和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第二链条(4)贯穿小果种箱(6)的底壁,所述转轴(11)两端的外侧面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链条(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君何威王念袁新征马贯羊宋新辉王刚何贵友盛宏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