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膜自动回收铺设装置领域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底座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前后端面开设有圆弧槽,圆弧槽内滑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转轴后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转轴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转轴中间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筒,套筒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钩,套筒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移动过程中将底座下方的旧地膜回收然后重新铺设新的地膜,不需要进行人工回收和铺设。
A plastic film recovery device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膜自动回收铺设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膜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当磨损面积过大时会影响地膜的使用效果,由于地膜难以分解,所以需要对破损的地膜进行回收,以往都是人工将旧的地膜回收,然后将新的地膜铺在土地上,当铺设面积太大时就非常浪费时间和人力,非常不方便。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前后端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转轴后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转轴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转轴中间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钩,所述套筒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凸块中间转动连接有收纳盘,所述收纳盘前端固定安装有摇杆,在使用前通过摇杆转动收纳盘将新的地膜缠绕在收纳盘表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下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间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土地后,可以通过弹簧伸缩适应不不同高度的土地,在回收时将新的地膜铺在土地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钩在套管上等间距安装有三组,通过同一直线上三个位置将地膜拉起,防止地膜撕裂后残留在土地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弧槽圆心与第二齿轮的圆心位置一致,在调整转轴的高度时保证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安装有第二齿轮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第一齿轮与滚轮固定,第三齿轮与套筒固定,装置在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套筒带动回收钩转动将地膜钩起,然后通过右端的收纳盘将新的地膜放出,滚轴将新的地膜压在土地上,完成新地膜的安装,在回收旧地膜的过程中新地膜也完成了安装,解决了以往人工回收和安装浪费时间和人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滚轮、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一链条、6-第一凸块、7-第二凸块、8-圆弧槽、9-转轴、10-限位块、11-套筒、12-回收钩、13-第三齿轮、14-第二链条、15-收纳盘、16-摇杆、17-连接杆、18-限位孔、19-限位杆、20-固定板、21-滚轴、22-弹簧、2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滚轮2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底座1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链条5传动,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6和第二凸块7,第二凸块7前后端面开设有圆弧槽8,圆弧槽8内滑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转轴9后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转轴9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转轴9中间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筒11,套筒11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钩12,套筒11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3,第三齿轮13与第二齿轮4通过第二链条14传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块7中间转动连接有收纳盘15,收纳盘15前端固定安装有摇杆16,在使用前通过摇杆16转动收纳盘15将新的地膜缠绕在收纳盘15表面。本实施例中,底座1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上下端开设有限位孔18,限位孔18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中间转动连接有滚轴21,固定板20与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2,在遇到不同高度的土地后,可以通过弹簧22伸缩适应不不同高度的土地,在回收时将新的地膜铺在土地上。本实施例中,回收钩12在套管上等间距安装有三组,通过同一直线上三个位置将地膜拉起,防止地膜撕裂后残留在土地上。本实施例中,圆弧槽8圆心与第二齿轮4的圆心位置一致,在调整转轴9的高度时保证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13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底座1安装有第二齿轮4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3,电机23输出轴与第二齿轮4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3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前先将新的地膜通过摇杆16绕在收纳盘15上,然后控制装置移动至需要更换地膜的地方,目测地膜所铺设地面的高度,然后将转轴9后端的螺母拧松,将转轴9调整至回收钩12可以勾起地膜的高度,调整好后将螺母又拧紧在转轴9上将转轴9的位置固定,在固定时要保持转轴9肉眼看不出倾斜,然后将收纳盘15上缠绕的地膜拉出从滚轴21下端穿过,利用石头或者木棍将新的地膜固定在需要铺设的地面的一端,然后启动电机23,电机23会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链条5带动两个第一齿轮3转动,第一齿轮3带动滚轮2转动使装置向前移动,第一齿轮3通过第二链条14带动第三齿轮13转动,第三齿轮13带动套筒11和回收钩12转动,回收钩12前端会插入土地中然后将需要回收的地膜带起,因为回收钩12非常细所以不会将泥土带起来,在装置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新的地膜会慢慢被拉出,然后滚轴21会将新拉出的地膜铺在土地上,在回收的过程中又将新的地膜铺在土地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所述底座(1)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链条(5)传动,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6)和第二凸块(7),所述第二凸块(7)前后端面开设有圆弧槽(8),所述圆弧槽(8)内滑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转轴(9)后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转轴(9)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转轴(9)中间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钩(12),所述套筒(11)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与第二齿轮(4)通过第二链条(14)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所述底座(1)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链条(5)传动,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6)和第二凸块(7),所述第二凸块(7)前后端面开设有圆弧槽(8),所述圆弧槽(8)内滑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转轴(9)后端表面开设有螺纹,转轴(9)后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转轴(9)中间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钩(12),所述套筒(11)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与第二齿轮(4)通过第二链条(14)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7)中间转动连接有收纳盘(15),所述收纳盘(15)前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钟德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