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88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嵌设有接线头,并驱动接线头沿安装孔的轴向移动,所述接线头上设置有一对接线头的移动位置定位夹持的定位组件,所述终端本体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槽,且升降槽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安装孔敞口端开闭的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组网终端采用伸缩结构的接线头,可以将接线头自由灵活的移出或移入终端本体内部,实现接线头隐藏式的安装结构,并结合封板的滑动密封方式,可以对移入终端本体内的接线头的开口处起到进一步的密封防护效果,防止灰尘杂质对接线头造成污染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组网终端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组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
技术介绍
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物联网各类终端设备总体上可以分为情景感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控制层以及应用/业务层,物联网终端基本由外围感知接口,中央处理模块和外部通讯接口三个部分组成,终端设备通过前端的RF模块或传感器模块等感知环境的变化,经过计算,决策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物联网组网终端在接线时,通常采用外置式的接线头结构,使得接线头始终处于组网终端的外侧,无法将接线头进行隐藏式的操作,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接线头被灰尘污染的现象,降低了组网终端接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可以对接线头起到隐藏式安装的操作,避免接线头发生灰尘污染现象的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嵌设有接线头,并驱动接线头沿安装孔的轴向移动;所述接线头上设置有一对接线头的移动位置定位夹持的定位组件;所述终端本体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槽,且升降槽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安装孔敞口端开闭的封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接线头的外壁设置有滑条,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有滑槽;通过滑条与滑槽的嵌入式滑动,将接线头与安装孔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开设在滑槽内壁的定位槽,且定位槽与滑条上设置的柔性的第一定位头或第二定位头嵌入式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封板的内壁设置有滑座,所述升降槽的内壁设置有立杆;通过滑座与立杆的套设滑动,将封板与升降槽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封板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刮片,且海绵刮片与终端本体的外壁刮擦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外护罩;所述外护罩的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终端本体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条;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的对应滑动,将终端本体与外护罩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组网终端采用伸缩结构的接线头,可以将接线头自由灵活的移出或移入终端本体内部,实现接线头隐藏式的安装结构,并结合封板的滑动密封方式,可以对移入终端本体内的接线头的开口处起到进一步的密封防护效果,防止灰尘杂质对接线头造成污染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组网终端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外护罩与终端本体连接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终端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接线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升降槽与封板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护罩;11、限位槽;2、终端本体;21、限位条;22、安装孔;23、滑槽;24、定位槽;3、接线头;31、滑条;32、第一定位头;33、第二定位头;4、封板;41、滑座;42、海绵刮片;5、升降槽;51、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包括终端本体2:终端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内嵌设有接线头3,并驱动接线头3沿安装孔22的轴向移动;接线头3上设置有一对接线头3移动位置定位夹持的定位组件;终端本体2上且位于安装孔22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槽5,且升降槽5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安装孔22敞口端开闭的封板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抽拉接线头3,可以将接线头3自由且灵活的移出或移入终端本体2内,便于接线头3的接线和隐藏操作,同时在接线头3移入安装孔22内部时,将封板4在升降槽5内下移,即可对移入终端本体2内的接线头3的开口处起到进一步的密封防护效果,防止灰尘杂质对接线头3造成污染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组网终端的密封性。如图3和图4所示,接线头3的外壁设置有滑条31,安装孔22的内壁设有滑槽23,通过滑条31与滑槽23的嵌入式滑动,将接线头3与安装孔22连接,确保接线头3在移出或移入安装孔22内部时,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防止接线头3发生自转的现象。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组件包括一开设在滑槽23内壁的定位槽24,且定位槽24与滑条31上设置的柔性的第一定位头32或第二定位头33嵌入式卡接,当接线头3从安装孔22内移出时,第二定位头33会嵌入到定位槽24内,对接线头3的移出位置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当接线头3从安装孔22内移入时,第一定位头32会嵌入到定位槽24内,对接线头3的移入位置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如图5所示,封板4的内壁设置有滑座41,升降槽5的内壁设置有立杆51,通过滑座41与立杆51的套设滑动,将封板4与升降槽5连接,确保封板4在升降槽5内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封板4从升降槽5内发生脱落的情况。如图5所示,封板4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刮片42,且海绵刮片42与终端本体2的外壁刮擦接触,当封板4升降移动时,海绵刮片42会与终端本体2的外壁刮擦接触,从而对终端本体2上残留的灰尘杂质起到刮擦清理的作用,提高终端本体2表面的整洁度。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外护罩1,外护罩1的内壁设有限位槽11,终端本体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条21,通过限位条21与限位槽11的对应滑动,将终端本体2与外护罩1连接,使得终端本体2能够移入到外护罩1内固定,从而对终端本体2的外侧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避免终端本体2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而发生损坏的情况。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包括终端本体(2),其特征在于:/n所述终端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内嵌设有接线头(3),并驱动接线头(3)沿安装孔(22)的轴向移动;/n所述接线头(3)上设置有一对接线头(3)移动位置定位夹持的定位组件;/n所述终端本体(2)上且位于安装孔(22)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槽(5),且升降槽(5)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安装孔(22)敞口端开闭的封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包括终端本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本体(2)上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内嵌设有接线头(3),并驱动接线头(3)沿安装孔(22)的轴向移动;
所述接线头(3)上设置有一对接线头(3)移动位置定位夹持的定位组件;
所述终端本体(2)上且位于安装孔(22)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槽(5),且升降槽(5)内活动连接有调节安装孔(22)敞口端开闭的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头(3)的外壁设置有滑条(31),所述安装孔(22)的内壁设有滑槽(23);
通过滑条(31)与滑槽(23)的嵌入式滑动,将接线头(3)与安装孔(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组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开设在滑槽(23)内壁的定位槽(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康阳吴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奕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