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87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用于密闭设备的防水壳体的安装孔,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的中部开设有防水槽,所述密封圈通过防水槽卡装密闭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中部设有防水片,所述防水片的中部的上下两个侧面对称的开设有十字形的穿线凹槽,所述穿线凹槽的上下两侧面的间距为设定厚度a;所述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的硅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引线防水结构,包括的所述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的硅胶圈,具有防水槽和防水片两处防水结构,所述穿线凹槽的上下两侧面没有穿透中间设有预留厚度a,在没有穿线时具有防水性能,且随时可以穿插引线,便于操作,避免了需要穿线时临时开孔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密封材料和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防水引线的结构通常采用过线胶圈,仅靠胶圈与引线之间的挤压的压力密封之间的缝隙,使用不同线径的引线产生的压力不同,缝隙的防水效果不稳定。安装有过线胶圈的防水设备需要在穿线后才能防水,如果不穿线则不具有防水性能,故此需要在穿线的时候临时开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不穿线和穿线后均具有防水性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圈和用于密闭设备的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的中部开设有防水槽,所述密封圈通过防水槽卡装密闭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中部设有防水片,所述防水片的中部的上下两个侧面对称的开设有十字形的穿线凹槽,上下两个所述穿线凹槽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距为设定厚度a;所述防水槽的槽底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圆周的直径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圈和用于密闭设备的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的中部开设有防水槽,所述密封圈通过防水槽卡装密闭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中部设有防水片,所述防水片的中部的上下两个侧面对称的开设有十字形的穿线凹槽,上下两个所述穿线凹槽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距为设定厚度a;/n所述防水槽的槽底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防水槽的上下两个侧面的间距G等于所述安装孔上下边沿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水片的四周的边缘与所述引线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的硅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圈和用于密闭设备的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的中部开设有防水槽,所述密封圈通过防水槽卡装密闭安装孔,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的中部设有防水片,所述防水片的中部的上下两个侧面对称的开设有十字形的穿线凹槽,上下两个所述穿线凹槽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距为设定厚度a;
所述防水槽的槽底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防水槽的上下两个侧面的间距G等于所述安装孔上下边沿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水片的四周的边缘与所述引线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的硅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密闭设备的内部向外插装的引线依次穿过上下两个的所述穿线凹槽,所述防水片的上侧面抵于所述引线的外壁,所述防水片的下侧面抵于所述引线孔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引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厚度a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承王一龙张铁镭石从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伊戈尔电子有限公司吉安伊戈尔电气有限公司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