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盛专利>正文

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85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包括顶壳体、中壳体和底壳体,顶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底壳体的顶部呈敞口状,中壳体封闭于底壳体的敞口处,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系统电路板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的导热柱,导热柱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底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底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台风扇,导热柱的底部设有抵接件,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导热柱传递至导热片,导热片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再被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带至外界,从而实现主动式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
本技术涉及网络通信设备
,具体为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讯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区的网络通讯需求,进一步减轻各运营商在站点选择上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满足政府规划、节约资源、扩容方面的目的,基站的建立不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单管塔、三管塔、拉线塔等大型通信基站,而是朝着通信基站微型化、密集化和共享化的大趋势发展。而微型通信基站运行时的发热量较大,为保证微型通信基站的正常使用,需要设置散热结构来保障微型通信基站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但现有的微型通信基站大多采用被动式散热,散热效果较差,难以保障微型通信基站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散热效果较好。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壳体、中壳体和底壳体,所述顶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底壳体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中壳体封闭于底壳体的敞口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所述系统电路板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所述底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所述底壳体的内部正对通风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台风扇,所述导热柱的底部设有抵接件,所述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供抵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抵接件能够从连接孔处伸出底壳体,并与底壳体的底端面相抵接。进一步,所述导热柱的底端面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抵接件包括设于导槽内并与导槽滑动连接的导块,所述导块能够从导槽的端部的敞口处伸出导热柱的外侧,所述导槽的端部的敞口处设有限位部,所述导块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限位肩,所述导块与导槽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导热柱的底端设有覆盖住导槽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顶端面上设有螺纹柱,所述导热柱的底端面上设有与螺纹柱配合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中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底壳体上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防尘件包括框体和设于框体内的防尘网,所述底壳体的外侧壁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框体相插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定位部,所述框体上设有与定位部相卡接的卡扣。进一步,所述底壳体的内底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各风扇逐一对应的插座,所述风扇插设于插座内。进一步,所述底壳体与中壳体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壳体、中壳体和底壳体,顶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底壳体的顶部呈敞口状,中壳体封闭于底壳体的敞口处,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系统电路板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的导热柱,导热柱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底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底壳体的内部正对通风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台风扇,导热柱的底部设有抵接件,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系统电路板处于封闭的容纳腔中,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系统电路板的影响;另外,系统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导热柱传递至导热片,导热片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再被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带至外界,从而实现主动式散热,散热效果较好;此外,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保养员可定期将底壳体从中壳体上拆卸下来,从而使保养员能够方便地清除粘附在导热片上灰尘,防止导热片因粘附有大量的灰尘而造成散热效率降低;再者,防尘件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经通风孔进行底壳体的内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顶壳体1,中壳体2,定位柱21,底壳体3,通风孔31,连接孔32,定位孔33,安装槽34,定位部35,插座36,弹性密封垫37,系统电路板4,导热板5,导热柱6,导槽61,限位部62,螺纹孔63,导热片7,防尘件8,框体81,防尘网82,卡扣83,风扇9,抵接件10,导块101,限位肩102,弹簧103,限位座104,螺纹柱105。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的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壳体1、中壳体2和底壳体3,顶壳体1和中壳体2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底壳体3的顶部呈敞口状,中壳体2封闭于底壳体3的敞口处,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4,系统电路板4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5,导热板5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2的导热柱6,导热柱6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7,底壳体3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31,通风孔31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8,底壳体3的内部正对通风孔31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台风扇9,导热柱6的底部设有抵接件10,中壳体2通过抵接件10与底壳体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优选的,底壳体3的底壁上开设有供抵接件10穿过的连接孔32,抵接件10能够从连接孔32处伸出底壳体3,并与底壳体3的底端面相抵接。具体的,底壳体3的顶部与中壳体2的底部相抵接,抵接件10与底壳体3的底端面相抵接,从而使底壳体3与中壳体2相固定连接。优选的,导热柱6的底端面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导槽61,抵接件10包括设于导槽61内并与导槽61滑动连接的导块101,导块101能够从导槽61的端部的敞口处伸出导热柱6的外侧,导槽61的端部的敞口处设有限位部62,导块101上设有与限位部62配合的限位肩102,导块101与导槽61之间设有弹簧103,导热柱6的底端设有覆盖住导槽61的限位座104,限位座104的顶端面上设有螺纹柱105,导热柱6的底端面上设有与螺纹柱105配合的螺纹孔63。在底壳体3与中壳体2的装配状态下,导块101伸出导热柱6的外侧并与底壳体3的底端面相抵接,而底壳体3的顶部与中壳体2的底部相抵接,从而使底壳体3与中壳体2相固定连接;若需将底壳体3拆卸下来,保养员可按压导块101,使导块101缩回导热柱内,接着推动导热柱6退出连接孔32,即可使底壳体3与中壳体2分离。优选的,中壳体2的底部设有定位柱21,底壳体3上设有与定位柱21配合的定位孔33,通过相配合的定位孔21和定位柱33,使底壳体3和中壳体2能够相互对齐,防止底壳体3和中壳体3的安装位置不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壳体、中壳体和底壳体,所述顶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底壳体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中壳体封闭于底壳体的敞口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所述系统电路板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所述底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所述底壳体的内部正对通风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台风扇,所述导热柱的底部设有抵接件,所述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壳体、中壳体和底壳体,所述顶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底壳体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中壳体封闭于底壳体的敞口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系统电路板,所述系统电路板的底端贴附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端设有贯穿中壳体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若干的导热片,所述底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处可拆卸底固定连接有防尘件,所述底壳体的内部正对通风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台风扇,所述导热柱的底部设有抵接件,所述底壳体通过抵接件与中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供抵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抵接件能够从连接孔处伸出底壳体,并与底壳体的底端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微型分布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的底端面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抵接件包括设于导槽内并与导槽滑动连接的导块,所述导块能够从导槽的端部的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