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7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下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组成连接机构,第一半孔与第二半孔组成导线夹持孔;第一拱形铁芯,所述第一拱形铁芯设置在上连接件上;第二拱形铁芯,所述第二拱形铁芯设置在下连接件上,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分别与第二拱形铁芯两个下端面接触;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第一拱形铁芯上。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蓄电池供电使用时间过短,由于检测点众多,且检测点地域分布广泛,多分布在荒山野岭,给运维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感应取电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倾角是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的主要指标,它关系到线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必须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输电线路倾角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和气候及沿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输电线路倾角会产生变化,造成输电线路对地或对交跨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线路故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因此,输电线路倾角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在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线路倾角情况,以反映线路的运行情况,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的运行。目前,输电线路倾角测量只能通过人工定期到指定点检测,由于检测点众多,且检测点地域分布广泛,多分布在荒山野岭,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制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蓄电池供电。申请人在使用中发现,通过蓄电池供电使用时间过短,即便使用最先进制程功耗极低的芯片,也需要至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连接件(1201),所述上连接件(1201)下表面设有第一半孔(12011),所述第一半孔(12011)为与导线(13)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n下连接件(1202),所述下连接件(1202)上表面设有第二半孔(1221),所述第二半孔(1221)为与导线(13)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下连接件(1202)与上连接件(1201)可拆卸连接,下连接件(1202)与下连接件(1202)连接在一起时,上连接件(1201)与下连接件(1202)组成连接机构,第一半孔(12011)与第二半孔(1221)组成导线夹持孔;/n第一拱形铁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连接件(1201),所述上连接件(1201)下表面设有第一半孔(12011),所述第一半孔(12011)为与导线(13)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
下连接件(1202),所述下连接件(1202)上表面设有第二半孔(1221),所述第二半孔(1221)为与导线(13)相匹配的半圆柱形凹槽,下连接件(1202)与上连接件(1201)可拆卸连接,下连接件(1202)与下连接件(1202)连接在一起时,上连接件(1201)与下连接件(1202)组成连接机构,第一半孔(12011)与第二半孔(1221)组成导线夹持孔;
第一拱形铁芯(1101),所述第一拱形铁芯(1101)设置在上连接件(1201)上,第一拱形铁芯(1101)的内径大于导线夹持孔内径,第一拱形铁芯(1101)的中轴线与导线夹持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一拱形铁芯(1101)的中轴线位于第一半孔(12011)外;
第二拱形铁芯(1102),所述第二拱形铁芯(1102)设置在下连接件(1202)上,第二拱形铁芯(1102)的内径大于导线夹持孔内径,第二拱形铁芯(1102)的中轴线与导线夹持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二拱形铁芯(1102)的中轴线位于第二半孔(1221)外,上连接件(1201)与下连接件(1202)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拱形铁芯(1101)两个下端面分别与第二拱形铁芯(1102)两个下端面接触;
感应线圈(1103),所述感应线圈(1103)缠绕在第一拱形铁芯(11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输电线路倾角监测系统的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与感应线圈电连接;
过压保护模块(9),所述过压保护模块(9)电连接在感应取电模块(11)和蓄电池(3)之间;
整流模块(8),所述整流模块(8)电连接在过压保护模块(9)与蓄电池(3)之间;
电源管理模块(7),所述电源管理模块(7)电连接在整流模块(8)与蓄电池(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红飞祖自银何林鲁红专罗志刚杨威陈永松唐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