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分流装置、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6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PCB分流装置、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一种PCB分流装置,包括PCB分流板和夹板部,所述PCB分流板包括PCB板和用于向所述PCB板输入电流信号的两个输入板,两个所述输入板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夹板部与两个用于连接电源总电极的输出排板相连,每个所述输入板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每个所述输出排板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PCB分流装置,PCB分流装置通电,在同一电流经过时,PCB分流装置产生的热量减小,提高了PCB板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PCB板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分流装置、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PCB分流装置、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当前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技术在不断发展创新。新能源汽车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其关键零部件也在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行驶动力,而PCB板式分流器为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实时监测动力电池系统输出的电流大小,在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稳定以及可靠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PCB式分流器没有固定的安装方式,无法实现模块生产、平台化生产,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研发成本和周期上升。原有PCB分流板直接和输出排板相连,可能通过螺栓连接也可能通过电线相连通,接触面积小,电阻大,通过电流时发热严重。PCB板式分流器在长期大电流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温升发热情况严重,这样会导致PCB板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PCB板式分流器发热严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PCB分流装置,包括PCB分流板和夹板部,所述PCB分流板包括PCB板和用于向所述PCB板输入电流信号的两个输入板,两个所述输入板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夹板部与两个用于连接电源总电极的输出排板相连,每个所述输入板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每个所述输出排板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优选的,所述夹板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输入板插入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所述输出排板插入的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夹板部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输入板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所述输出排板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设置为L型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的卡钩。优选的,所述PCB分流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壳体,所述壳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所述输入板穿出的引出口。优选的,所述PCB板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之间夹设有泡棉,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定位柱,所述泡棉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定位柱的第一定位孔,所述PCB分流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定位柱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壳体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PCB分流板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合的U型下壳体和上盖,所述U型下壳体的两端口作为所述引出口,所述PCB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输出信号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开口,所述U型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插接件上的插接线穿过的插线孔,和/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X字型弯折凹槽以加强所述上盖。优选的,所述壳体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基础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Z字型,所述固定板的弯折处设置有加强筋,和/或,所述壳体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PCB分流装置。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池系统。本技术所述的PCB分流装置,输入板与输出排板通过夹板部相连,夹板部与输入板、输出排板均通过至少两个面相贴合,他们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输入板、夹板部和输出排板这一通电线路的电阻减小,在PCB分流装置通电时,在同一电流经过时,产生的热量减小,提高了PCB板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PCB板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PCB分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PCB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夹持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PCB分流板,2-输出排板,3-夹板部,4-壳体,5-泡棉,6-第一螺钉组,7-第二螺钉组,10-PCB板,11-输入板,12-插接件,13-第二定位孔,31-第二夹持板,32-第一夹持板,33-卡钩,41-下壳体,42-上盖,43-固定板,44-第三螺钉组,411-插线孔,412-定位柱,413-定位槽,414-散热孔,421-弯折凹槽,431-加强筋,51-第一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PCB分流装置,包括PCB分流板1和夹板部3,所述PCB分流板1包括PCB板10和用于向所述PCB板10输入电流信号的两个输入板11,两个所述输入板1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夹板部3与两个用于连接电源总电极的输出排板2相连,每个所述输入板11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每个所述输出排板2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用于分流的功能件为图2所示PCB分流板,它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池总电极,以检测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电流变化,输出端插接口输出信号。本技术所述的PCB分流装置,输入板与输出排板通过夹板部相连,夹板部与输入板、输出排板均通过至少两个面相贴合,他们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输入板、夹板部和输出排板这一通电线路的电阻减小,在PCB分流装置通电时,在同一电流经过时,产生的热量减小,提高了PCB板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PCB板使用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夹板部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输入板11插入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所述输出排板2插入的第二凹槽。夹板部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夹持贴合输入板11和输出排板2的凹槽,这样设置,整个凹槽的内壁延拓为与输入板11或者输出排板2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增大,电阻减小,产生的热量也会减小,提高PCB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输入板11和输出排板2也设置为凹槽状,并与所述夹板部3的凹槽相互贴合以增大接触面积。优选的,所述夹板部3包括第一夹持板32和第二夹持板31,所述输入板11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之间,所述输出排板2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之间。夹板部做成两块用于夹持输入板11和输出排板2的两块板,相对于上述凹槽的形式更加容易制作,避免了繁杂的开槽工序,降低了PCB分流装置的制作成本。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均设置为L型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夹持板31移动的卡钩33。L型夹持板和一组卡钩可以限制第二夹持部31相对于第一夹持部32的位置,使得第二夹持部31可以相对于第一夹持部32移动的同时不脱离于第一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31相对于第一夹持部32可以移动,方便夹持安装输入板11和输出排板2,而第二夹持部31不脱离于第一夹持部32可以保证夹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分流板(1)和夹板部(3),所述PCB分流板(1)包括PCB板(10)和用于向所述PCB板(10)输入电流信号的两个输入板(11),两个所述输入板(1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夹板部(3)与两个用于连接电源总电极的输出排板(2)相连,每个所述输入板(11)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每个所述输出排板(2)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分流板(1)和夹板部(3),所述PCB分流板(1)包括PCB板(10)和用于向所述PCB板(10)输入电流信号的两个输入板(11),两个所述输入板(1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夹板部(3)与两个用于连接电源总电极的输出排板(2)相连,每个所述输入板(11)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每个所述输出排板(2)与对应的所述夹板部(3)设置为通过至少两个贴合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部(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输入板(11)插入的第一凹槽和用于所述输出排板(2)插入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部(3)包括第一夹持板(32)和第二夹持板(31),所述输入板(11)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之间,所述输出排板(2)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3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31)均设置为L型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夹持板(31)移动的卡钩(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分流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PCB板(10)的壳体(4),所述壳体(4)沿所述壳体(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所述输入板(11)穿出的引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雄王军刘丽荣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