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示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5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警示牌装置,包括警示牌本体、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两根连杆、旋转螺纹杆、固定板,警示牌本体包括警示牌和警示牌安装板,警示牌安装在警示牌安装板的正面,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中部,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两侧连接,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两侧连接,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旋转螺纹杆穿设于螺纹连接孔,旋转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夹块连接,旋转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旋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调节两个夹块之间的间距,解决了警示牌在任意电线杆上固定的问题,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固定警示牌,具有结构简便、使用方便灵活、应用广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示牌装置
本技术涉及警示语提醒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警示牌提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共场所使用的警示语提醒装置,一般是根据要设置在什么地方,警示牌的固定装置就设置多大。由于警示牌设置警示语时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场合,所以每当要更换警示牌标语的时候,警示牌装置需要一起更换。然而警示牌一般设置在危险频发地带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每次场合一变警示牌装置就需要更换,这大大浪费了成本,而且市面上的警示牌一般是固定了装置的尺寸,商家生产产品也是根据场合,测量过之后才生产警示牌装置的。此外,一般的警示牌装置安装好了就不能拆卸下来的,最多更换警示牌,不能方便拆卸,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灵活的警示牌装置,一方面避免安装警示牌时由于警示牌尺寸的大小固定而造成的安装不方便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从而确保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增加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警示牌装置,包括警示牌本体、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两根连杆、旋转螺纹杆、固定板,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警示牌和警示牌安装板,所述警示牌安装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中部,所述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两侧连接,所述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穿设于所述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连接,所述旋转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旋拧部,所述旋转螺纹杆进行旋转时,可使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进一步的,所述两根连杆的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沿连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有多个第一连接孔,通过将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杆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可以调节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于面向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一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突耳,所述第一突耳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根连杆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用螺丝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避让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所述两根连杆的端部以外位置的第一连接孔连接时,所述两根连杆的连接位置之外的部分穿过所述固定板两侧的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突耳,所述第二突耳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连接孔,所述两根连杆的靠近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正面一侧设有一个矩形凹槽,所述警示牌镶嵌在该矩形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弧形夹块,二者相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块的背向所述第一夹块的一面中部设有一个连接套,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所述连接套活动套装在所述旋转螺纹杆的对应端部,所述旋转螺纹杆的旋转可以带动所述第二夹块移动,但不会带动所述第二夹块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的背向所述第二夹块的一面中部设有一个连接柱,所述第一夹块通过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警示牌装置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只需根据要安装位置的尺寸大小,对固定板在连杆上的安装位置大致测量,然后将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连杆上,可能此时还不能将夹块与安装物体完全贴近,此时需要转动旋转螺纹杆,旋转螺纹杆表面上有螺纹,固定板中间孔的侧壁上也有螺纹,转动旋转螺纹杆时第二夹块会相对于第一夹块水平移动,直到两个夹块与要固定的物体紧密贴合,保证夹块不会掉下来。同时,本技术警示牌装置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灵活,其可通过夹块调节固定在多种场所使用,适用范围广,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警示牌装置的前视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警示牌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警示牌装置,包括警示牌本体4、第一夹块41、第二夹块42、两根连杆31和32、旋转螺纹杆6、固定板5,警示牌本体4包括警示牌1和警示牌安装板2,警示牌1安装在警示牌安装板2的正面,第一夹块41固定设置在警示牌安装板2的背面中部,两根连杆31和32的一端分别与警示牌安装板2的背面两侧连接,两根连杆31和32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5的两侧连接,固定板5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53,旋转螺纹杆6穿设于螺纹连接孔53,旋转螺纹杆6的一端与第二夹块42连接,旋转螺纹杆6的另一端设有旋拧部61,旋转螺纹杆6进行旋转时,可使第二夹块42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块41。本实施例中,两根连杆31和32的靠近固定板5的一端分别沿连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11和321,通过将固定板5的两侧分别与两根连杆31和32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311和321进行固定连接,可以调节固定板5与警示牌安装板2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的两侧于面向警示牌安装板2的一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突耳51和52,第一突耳51和5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511和521,固定板5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孔511和521与两根连杆31和32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用螺丝73和74进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避让槽53和54,固定板5的两侧与两根连杆31和32的端部以外位置的第一连接孔连接时,两根连杆31和32的连接位置之外的部分穿过固定板两侧的避让槽53和54。本实施例中,警示牌安装板2的背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突耳21和22,第二突耳21和2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三连接孔211和221,两根连杆31和32的靠近警示牌安装板2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第四连接孔312和322,第四连接孔312和322与第三连接孔211和221分别通过螺丝71和72固定连接,警示牌安装板2的正面一侧设有一个矩形凹槽,警示牌1镶嵌在该矩形凹槽内,第一夹块41和第二夹块42均为弧形夹块,二者相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块42的背向第一夹块41的一面中部设有一个连接套421,第二夹块42通过连接套421活动套装在旋转螺纹杆6的对应端部,旋转螺纹杆6的旋转可以带动第二夹块42移动,但不会带动第二夹块42转动,第一夹块41的背向第二夹块42的一面中部设有一个连接柱411,第一夹块41通过连接柱411固定连接在警示牌安装板2的背面中部,固定板5与警示牌安装板2平行设置。如上所述,本技术警示牌装置在使用时,将警示牌1嵌在矩形凹槽内,根据目标物体的尺寸大小,将固定板5固定在连杆上的合适位置,此时第二夹块42可能还没有完全将目标物体固定住,所以还要调节旋转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警示牌装置,包括警示牌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两根连杆、旋转螺纹杆、固定板,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警示牌和警示牌安装板,所述警示牌安装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中部,所述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两侧连接,所述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穿设于所述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连接,所述旋转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旋拧部,所述旋转螺纹杆进行旋转时,可使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示牌装置,包括警示牌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两根连杆、旋转螺纹杆、固定板,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警示牌和警示牌安装板,所述警示牌安装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中部,所述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背面两侧连接,所述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穿设于所述螺纹连接孔,所述旋转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连接,所述旋转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旋拧部,所述旋转螺纹杆进行旋转时,可使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沿连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有多个第一连接孔,通过将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杆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可以调节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警示牌安装板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示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于面向所述警示牌安装板的一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突耳,所述第一突耳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两根连杆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用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警示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避让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耀李光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邦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