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45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其中,成像镜头包括从物侧到像侧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在所述成像镜头的调焦过程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依次包括前镜片组、光阑和后镜片组;所述成像镜头满足2.5≤|f1a/f23|≤20,其中,f1a为所述前镜片组的焦距;f23为所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合成焦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通过设置后镜片组和第二透镜组以降低球差和像散,达到良好的光学性能;通过限定前镜片组的焦距与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之间满足2.5≤|f1a/f23|≤20,使得成像镜头满足大光圈、低色像差、小型化、低成本的同时,还具有高质量的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成像镜头以及包括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单反作为传统相机,镜头设计由于要避开反光板,其必须保证后截距较长,从而造成镜头较大,设计的自由度也会受到较大限制。无反相机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其由于取消了反光板,镜头的后截距变短,设计自由度变高,但是镜头小型化以及调焦群轻量化作为微单镜头的特性,具有在设计上像差难于校正、性能低下、敏感度高导致制造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大光圈、低色像差、小型化的同时还具有高成像性能的成像镜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成像镜头,包括从物侧到像侧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在所述成像镜头的调焦过程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依次包括前镜片组、光阑和后镜片组;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5≤|f1a/f23|≤20(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侧到像侧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在所述成像镜头的调焦过程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依次包括前镜片组、光阑和后镜片组;/n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n2.5≤|f1a/f23|≤20 (1)/n其中,f1a为所述前镜片组的焦距;f23为所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合成焦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侧到像侧沿光轴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在所述成像镜头的调焦过程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依次包括前镜片组、光阑和后镜片组;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5≤|f1a/f23|≤20(1)
其中,f1a为所述前镜片组的焦距;f23为所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1.1<f/f1<1.5(2)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1.8<f/f2<-0.6(3)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5<f/f3<1.4(4)
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建南庄永盛徐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