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疲劳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增强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与基体材料经过缠绕,模压或拉挤等成型工艺而形成的复合材料。根据增强材料的不同,常见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但是,现有的龙门架的吊装设备没有固定机构,使用挂钩进行牵引工作,物体在空中会发生晃动,遇上大风天气,晃动幅度如果过于巨大,容易发生意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需要进行疲劳性能测试。但是,现有的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通常不能测试材料在施加各种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测试材料一端的固定机构和用于拉扯测试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测试材料一端的固定机构(2)和用于拉扯测试材料另一端的拉伸机构(3),所述拉伸机构(3)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一侧,还包括用于对测试材料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1),所述压力机构(1)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后侧;/n所述压力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横梁(103)、液压缸(104)、第一伸缩杆(105)、壳体(106),所述第一底座(101)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杆(102),所述第一支撑杆(102)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103),所述第一横梁(103)上侧设置有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测试材料一端的固定机构(2)和用于拉扯测试材料另一端的拉伸机构(3),所述拉伸机构(3)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一侧,还包括用于对测试材料施加压力的压力机构(1),所述压力机构(1)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后侧;
所述压力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一横梁(103)、液压缸(104)、第一伸缩杆(105)、壳体(106),所述第一底座(101)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杆(102),所述第一支撑杆(102)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梁(103),所述第一横梁(103)上侧设置有所述液压缸(104),所述液压缸(104)下侧设置有所述第一伸缩杆(105),所述第一伸缩杆(105)下侧设置有所述壳体(106);
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二底座(201)、第二支撑杆(202)、第二横梁(203)、第二伸缩杆(204)、套体(205)、固定板(206)、固定台(207),所述第二底座(201)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杆(202),所述第二支撑杆(202)上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梁(203),所述第二横梁(203)下侧设置有所述第二伸缩杆(204),所述第二伸缩杆(204)下侧设置有所述套体(205),所述套体(205)下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板(206),所述固定板(206)下方设置有所述固定台(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3)包括底板(301)、第一滑槽(302)、固定滑块(303)、移动滑块(304)、拉杆(305)、把手(307)、连接板(308)、滑板(309)、第二滑槽(310)、夹持板(311),所述底板(30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槽(302),所述第一滑槽(302)上设置有所述固定滑块(303),所述固定滑块(303)上侧设置有所述移动滑块(304),所述移动滑块(304)内部贯穿有所述拉杆(305),所述拉杆(305)一侧设置有拉力计(306),所述拉力计(306)一侧设置有所述把手(307),所述拉杆(305)另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板(308),所述连接板(308)一侧设置有所述滑板(309),所述滑板(309)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滑槽(310),所述第二滑槽(310)一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板(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节标,张立晨,王哲,李桐,韩琦,杨德旭,
申请(专利权)人:智管家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