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22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汽相口,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出水口;该装置的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汽相仍是由下向上移动,冷却水流向为进水口到第二通水口通过冷却水管到第一通水口,再从出水口流出,在换热器的下半部分大部分的汽相已经被冷凝成液体,余下的少量或微量汽相通过上部分换热器对其进行二次冷凝,该二级立式换热器的最终出口温度比传统单级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下降15‑20℃,冷却效果提升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需要降温回流,蒸馏采出,精馏分离等一系列的工艺,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均采用卧式,汽相和冷却水逆流的换热方式,冷却效果最佳。但是在很多特殊的工况中存在立式列管式换热器汽相与冷却水流向同向的问题,该种换热器冷却效果相比汽相和冷却水逆流效果效率下降30%以上,为解决这种问题,特别是精馏塔内回流换热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双级冷却的方式达到或接近逆流换热器的冷却效果。现有的普通单级立式换热器汽相右下向上移动,冷却水下进上出,如汽相温度120℃,冷却水30℃进入,则汽相出口处处温度在50-55℃左右,冷却水出口温度在40-45℃左右,出口温度偏高,冷却效果较差,其原因是,在换热器底部,汽相温度较高,冷却水温度低,温差较大,冷却效果较好,但在换热器上半部分,汽相温度降低,大部分冷凝成液体,冷却水温度也升高,温差较小,冷却效果迅速下降,造成换热器第一汽相口处温度无法再被冷却降温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普通单级立式换热器汽相右下向上移动,冷却水下进上出,如汽相温度120℃,冷却水30℃进入,则汽相出口处处温度在50-55℃左右,冷却水出口温度在40-45℃左右,出口温度偏高,冷却效果较差,其原因是,在换热器底部,汽相温度较高,冷却水温度低,温差较大,冷却效果较好,但在换热器上半部分,汽相温度降低,大部分冷凝成液体,冷却水温度也升高,温差较小,冷却效果迅速下降,造成换热器第一汽相口处温度无法再被冷却降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汽相口,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水口,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汽相口。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水口与第二通水口的连接处固定装设有冷却水管。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的外侧套设有隔热套。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腔与第二换热腔垂直安装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二级换热器之后,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汽相仍是由下向上移动,冷却水流向为进水口到第二通水口通过冷却水管到第一通水口,再从出水口流出,此种换热效果,在换热器的下半部分大部分的汽相已经被冷凝成液体,余下的少量或微量汽相通过上部分换热器对其进行二次冷凝,因上部分换热器的进水口的温度为最低温度30摄氏度,冷却效果最佳,故汽相的最终出口的温度可控制在35℃左右,在同样的冷却水情况下,同样的换热面积,该二级立式换热器的最终出口温度比传统单级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下降15-20℃,冷却效果提升十分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统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通水口;2、冷却水管;3、第二通水口;4、第一汽相口;5、第一换热腔;6、进水口;7、出水口;8、第二换热腔;9、第二汽相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换热腔5和第二换热腔8,第一换热腔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进水口6,第一换热腔5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水口3,第一换热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汽相口4,第二换热腔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第二换热腔8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水口1,第二换热腔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汽相口9,该二级立式换热器的最终出口温度比传统单级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下降15-20℃,冷却效果提升十分显著。为了更好的连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通水口1与第二通水口3的连接处固定装设有冷却水管2,方便冷却水流通冷却,为了更好的防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冷却水管2的外侧套设有隔热套,防止使用过程中触碰到冷却水管2,为了更好的换热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换热腔5与第二换热腔8垂直安装固定,可更好的二次换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二级换热器在使用后,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汽相仍是由下向上移动,冷却水流向为进水口6到第二通水口3通过冷却水管2到第一通水口1,再从出水口7流出,此种换热效果,在第二换热腔8内大部分的汽相已经被冷凝成液体,余下的少量或微量汽相通过第一换热腔5对其进行二次冷凝,因上部分换热器的进水口6的温度为最低温度30摄氏度,冷却效果最佳,故汽相的最终出口第一汽相口4的温度可控制在35℃左右,在同样的冷却水情况下,同样的换热面积,该二级立式换热器的最终出口温度比传统单级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下降15-20℃,冷却效果提升十分显著,真空度达到预期,缓冲也无存液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收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换热腔(5)和第二换热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水口(3),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汽相口(4),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水口(1),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汽相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立式冷凝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换热腔(5)和第二换热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水口(3),所述第一换热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汽相口(4),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水口(1),所述第二换热腔(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汽相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风姚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金塔县海拓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