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17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属于食品储藏箱压缩机技术领域,该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包括储藏箱和制冷压缩机,储藏箱,所述储藏箱包括冷冻室、设备安装室和散热风扇,所述储藏箱内设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食品冷藏的所述冷冻室以及用于安装制冷设备的所述设备安装室,所述冷冻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霜的防霜隔离带,所述设备安装室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所述散热风扇,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相对于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室内,改变传统技术中使用多个电机驱动的模式,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单个电机驱动的模式,有效的保证了高效制冷的效果,并且单个电机减少了噪音,节约了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
本技术属于食品储藏箱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设备(冰箱、冷柜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和各商场常用的商业电器,其中,冷柜分为立式冷柜和卧式冰柜,而卧式冰柜的柜体中通常设置有机仓,压缩机、冷凝器和风机等部件安装在机仓中。制冷设备中核心系统是压缩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部通常使用多个电机驱动使压缩机进行压缩制冷剂,而多个电机的使用产生振动越大,所导致的噪音越大,并且还会产生更多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旨在解决现有的压缩机多个电机运转产生噪音大和不节能的问题。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包括:储藏箱,所述储藏箱包括冷冻室、设备安装室和散热风扇,所述储藏箱内设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食品冷藏的所述冷冻室以及用于安装制冷设备的所述设备安装室,所述冷冻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霜的防霜隔离带,所述设备安装室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所述散热风扇;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相对于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室内,所述制冷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装置、压缩组件、单向阀门、出液管和底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液压油的第一液压腔以及与所述第一液压腔相对设置的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液压腔内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将所述第二液压腔的另一侧分隔为用于空气压缩的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座和弧形球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弧形球座之间设置有圆球,所述真空腔位于所述圆球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液压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挤压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液压油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和所述真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挤压液压油和挤压空气的压缩组件,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进液管,所述制冷剂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连通、另一端贯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制冷剂进液管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底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滚珠。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座、连接杆、椭圆环、转动半齿轮、转轴和电机,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两个所述支撑座内均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所述连接杆,位于右侧的所述连接杆贯通所述第一液压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液压腔内,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所述椭圆环,所述椭圆环内设置有转动的转动半齿轮,所述转动半齿轮的内轴设置有固定的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机,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背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椭圆环内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动半齿轮相齿啮的上锯齿和下锯齿。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内端部的第一活塞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腔顶部一侧的复位弹簧、设置在与所述复位弹簧抵接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外表面的第二活塞片以及第三活塞片,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贯通所述密封隔板并延伸至所述真空腔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真空腔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活塞片。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藏箱的顶侧链接有两个上掀门,所述上掀门的顶侧设置有用于所述上掀门翻转的提手。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藏箱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温度显示的温度显示屏以及与温度显示屏相对设置的温度调节旋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藏箱的背侧设置有用于导热的散热鳍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在冷冻室内的防霜隔离带,改变传统因内胆与柜口顶端接触太近而造成柜口爬霜和结霜,有效减缓和减少柜口爬霜和结霜。2.设置在制冷压缩机内的驱动装置和压缩组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半齿轮旋转并使与椭圆环内相齿啮的上锯齿和下锯齿,使连接杆做往复运动,压缩或复位第一液压腔的液压油,使第一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二液压腔或回流到第一液压腔,液压油进入第二液压腔时,液压油推动第二活塞片带动活塞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三活塞片压缩真空腔内的制冷剂,圆球收到制冷剂的挤压后开启第二导流槽,制冷剂从第二导流槽流出;同理,液压油回流第一液压腔后,复位弹簧复位运动带动活塞杆向上运动,制冷剂从制冷剂进液管流入真空腔进行循环;改变传统技术中使用多个电机驱动的模式,在本技术中使用单个电机驱动的模式,有效的保证了高效制冷的效果,并且单个电机减少了噪音,节约了能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的制冷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藏箱、101-冷冻室、1011-防霜隔离带、102-设备安装室、103-散热风扇、2-制冷压缩机、201-壳体、2011-第一液压腔、2012-第一导流槽、2013-第二液压腔、2014-密封隔板、2015-制冷剂进液管、2016-真空腔、2017-限位座、2018-圆球、2019-弧形球座、20110-第二导流槽、202-驱动装置、2021-支撑座、2022-连接杆、2023-椭圆环、20231-上锯齿、20232-下锯齿、2024-转动半齿轮、2025-转轴、2026-电机、203-压缩组件、2031-第一活塞片、2032-复位弹簧、2033-活塞杆、2034-第二活塞片、2035-第三活塞片、204-单向阀门、205-出液管、206-底座、3-上掀门、301-提手、4-温度显示屏、401-温度调节旋钮、5-散热鳍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藏箱(1),所述储藏箱(1)包括冷冻室(101)、设备安装室(102)和散热风扇(103),所述储藏箱(1)内设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食品冷藏的所述冷冻室(101)以及用于安装制冷设备的所述设备安装室(102),所述冷冻室(1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霜的防霜隔离带(1011),所述设备安装室(102)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所述散热风扇(103);/n制冷压缩机(2),所述制冷压缩机(2)相对于所述散热风扇(103)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室(102)内,所述制冷压缩机(2)包括壳体(201)、驱动装置(202)、压缩组件(203)、单向阀门(204)、出液管(205)和底座(206),所述壳体(201)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液压油的第一液压腔(2011)以及与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相对设置的第二液压腔(2013),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与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之间开设有第一导流槽(2012),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内设置有密封隔板(2014),所述密封隔板(2014)将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的另一侧分隔为用于空气压缩的真空腔(2016),所述真空腔(2016)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座(2017)和弧形球座(2019),所述限位座(2017)与所述弧形球座(2019)之间设置有圆球(2018),所述真空腔(2016)位于所述圆球(2018)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槽(20110),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挤压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内液压油的驱动装置(202),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和所述真空腔(2016)内设置有用于挤压液压油和挤压空气的压缩组件(203),所述壳体(201)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进液管(2015),所述制冷剂进液管(2015)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2016)连通、另一端贯通于所述壳体(201)的内壁,所述制冷剂进液管(2015)位于所述壳体(201)外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门(204),所述壳体(2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底座(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藏箱(1),所述储藏箱(1)包括冷冻室(101)、设备安装室(102)和散热风扇(103),所述储藏箱(1)内设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食品冷藏的所述冷冻室(101)以及用于安装制冷设备的所述设备安装室(102),所述冷冻室(1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霜的防霜隔离带(1011),所述设备安装室(102)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所述散热风扇(103);
制冷压缩机(2),所述制冷压缩机(2)相对于所述散热风扇(103)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室(102)内,所述制冷压缩机(2)包括壳体(201)、驱动装置(202)、压缩组件(203)、单向阀门(204)、出液管(205)和底座(206),所述壳体(201)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液压油的第一液压腔(2011)以及与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相对设置的第二液压腔(2013),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与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之间开设有第一导流槽(2012),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内设置有密封隔板(2014),所述密封隔板(2014)将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的另一侧分隔为用于空气压缩的真空腔(2016),所述真空腔(2016)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座(2017)和弧形球座(2019),所述限位座(2017)与所述弧形球座(2019)之间设置有圆球(2018),所述真空腔(2016)位于所述圆球(2018)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槽(20110),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挤压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内液压油的驱动装置(202),所述第一液压腔(2011)、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和所述真空腔(2016)内设置有用于挤压液压油和挤压空气的压缩组件(203),所述壳体(201)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2013)的一侧设置有制冷剂进液管(2015),所述制冷剂进液管(2015)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2016)连通、另一端贯通于所述壳体(201)的内壁,所述制冷剂进液管(2015)位于所述壳体(201)外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门(204),所述壳体(2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底座(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正反转电机的高效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02)包括支撑座(2021)、连接杆(2022)、椭圆环(2023)、转动半齿轮(2024)、转轴(2025)和电机(2026),所述支撑座(2021)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冠冷链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