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14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3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加湿器。该加湿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设置到壳体中的风机组件、多个斜流格栅、加湿网和用于储存水量的水箱,其中,风机组件靠近壳体的顶端设置,风机组件与壳体的间隙形成水气通道;多个斜流格栅连接壳体的顶端和风机组件,其中,多个斜流格栅均匀地沿风机组件的周向边缘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加湿网环绕地设置到水箱的顶端,加湿网所处区段的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在该实施方式中,风机使外部气体通过进风口吹入浸润的加湿网,以及携带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由水气通道和斜流栅格排出到外部;在加水状态下,水流经由斜流格栅和水气通道流入到水箱。从而使排风和加水共用一个水气通道,简化了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加湿器。
技术介绍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室内湿度的家用电器,目前已普遍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已解决空气干燥的问题。加湿器通常包括水箱,通过对水箱中的水进行相应处理,进而产生湿润空气排放到室外。现有的加湿器通常包括独立的与水箱连通的加水管路和湿润空气的排放通道。上述结构往往会使加湿器内部结构复杂,增加了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加湿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相关的加湿器往往采用独立的加水管路和湿润空气的排放通道,进而造成加湿器内部结构复杂等问题,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设置到上述壳体中的风机组件、多个斜流格栅、加湿网和用于储存水量的水箱,其中,上述风机组件靠近上述壳体的顶端设置,上述风机组件与上述壳体的间隙形成水气通道,上述水气通道用于加水和排出湿润空气;上述多个斜流格栅连接上述壳体的顶端和上述风机组件,其中,上述多个斜流格栅均匀地沿上述风机组件的周向边缘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上述加湿网环绕地设置到上述水箱的顶端,上述加湿网所处区段的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在工作状态下,上述风机使外部气体通过上述进风口吹入浸润的上述加湿网,以及携带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由上述水气通道和斜流格栅排出到外部;在加水状态下,水流经由上述斜流格栅和上述水气通道流入到上述水箱。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加湿器还包括浸润组件,上述浸润组件用于浸润上述加湿网,其中,上述浸润组件包括环形分水槽、中空的支撑杆和水泵,上述水泵放置到上述水箱中,与上述支撑杆的一端连通,上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上述环形分水槽连通,上述环形分水槽设置到上述加湿网背离上述水箱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环形分水槽包括环形板、设置到上述环形板外缘的挡板和多个渗水口,上述渗水口与上述环形板间隔设置,上述环形板与上述支撑杆连通,上述渗水口设置到上述挡板的上缘。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风机组件包括盖板和风机,上述盖板靠近上述壳体的顶端设置,上述盖板与上述斜流格栅连接,上述盖板用于在加水状态时,避免上述风机进水。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风机组件还包括水流传感器,上述水流传感器与上述风机通信连接,响应于上述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水流,上述风机停止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加湿器还包括无线供电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用于为上述水泵供电,其中,上述无线供电模块设置到上述水箱底部,上述无线接收模块设置到上述水泵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泵还包括硅胶制作而成的底座。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箱中还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风机是斜流扇叶风机。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风机组件与壳体之间形成水气通道,以及将加湿网环绕地设置到水箱的顶端,可以使上述水气通道经过上述加湿网的中空部分连通到水箱。因此,在加水状态下,水流经由斜流格栅和水气通道可以流入到水箱中。此外,风机组件使外部气体通过进风口吹入浸润的加湿网,以及携带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由水气通道和斜流格栅排出到外部。如此一来,在进行加水和排放湿润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共用上述水气通道。进而,简化了本公开加湿器的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此外,上述多个斜流格栅均匀地沿上述风机组件的周向边缘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从而使斜流格栅间的缝隙更适配风机组件排出空气。具体而言,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湿润空气会沿着上述水气通道排出到外部,如果竖直设置上述斜流格栅,会使斜流格栅阻挡一部分空气的排出,从而打乱空气的排出方向,进而影响湿润空气的排放,降低加湿效果。而将上述斜流格栅倾斜设置,可以使湿润空气顺着上述斜流格栅的缝隙排放到外部,大幅度地减少了斜流格栅对空气排放的影响。进而使空气的排出范围更大,增大了加湿范围,提高了加湿效果。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加湿器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加湿器的又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斜流格栅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水箱与浸润组件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环形分水槽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首先,请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加湿器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加湿器包括壳体1、设置到上述壳体1中的风机组件2、多个斜流格栅3、加湿网4和用于储存水量的水箱5。接着参阅图2并继续参阅图1,上述风机组件2靠近上述壳体1的顶端(图2中的上端)设置,上述多个斜流格栅3连接上述壳体1的顶端和上述风机组件2。上述风机组件2与上述壳体1的间隙形成水气通道6。上述水箱5设置到上述壳体1的底端。上述加湿网4环绕地设置到上述水箱5的顶端,其中,上述加湿网4所处区段的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可选地,上述加湿网4所处区段的壳体1可以设置多个透气孔作为进风口11。制作上述加湿网4的材料可以是吸水性较强的材料。例如特厚三明治网眼布。进一步地,上述风机组件2可以包括盖板22和风机21。上述盖板22靠近上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上述盖板22与上述斜流格栅3连接。上述盖板22覆盖到上述风机21上,以防止在加水过程中,水流进入到风机21内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风机21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风机,只要满足风压和风量的指标需求。作为示例,上述风机21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到所述壳体中的风机组件、多个斜流格栅、加湿网和用于储存水量的水箱,其中,/n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壳体的间隙形成水气通道,所述水气通道用于加水和排出湿润空气;/n所述多个斜流格栅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和所述风机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斜流格栅均匀地沿所述风机组件的周向边缘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n所述加湿网环绕地设置到所述水箱的顶端,所述加湿网所处区段的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n在工作状态下,所述风机使外部气体通过所述进风口吹入浸润的所述加湿网,以及携带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由所述水气通道和斜流格栅排出到外部;在加水状态下,水流经由所述斜流格栅和所述水气通道流入到所述水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到所述壳体中的风机组件、多个斜流格栅、加湿网和用于储存水量的水箱,其中,
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壳体的间隙形成水气通道,所述水气通道用于加水和排出湿润空气;
所述多个斜流格栅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和所述风机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斜流格栅均匀地沿所述风机组件的周向边缘以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所述加湿网环绕地设置到所述水箱的顶端,所述加湿网所处区段的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风机使外部气体通过所述进风口吹入浸润的所述加湿网,以及携带产生的湿润空气经由所述水气通道和斜流格栅排出到外部;在加水状态下,水流经由所述斜流格栅和所述水气通道流入到所述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浸润组件,所述浸润组件用于浸润所述加湿网,其中,所述浸润组件包括环形分水槽、中空的支撑杆和水泵,所述水泵放置到所述水箱中,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分水槽连通,所述环形分水槽设置到所述加湿网背离所述水箱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李哲刘伟张文凯南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