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06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包括竖向设置在灯杆下端的充电桩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开设在充电桩一侧的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充电插座,安装槽中穿插配合有插板,在插板与充电桩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充电桩上表面的凹槽,在凹槽的底端开设有通孔,凹槽中穿设有限位杆,在限位杆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面与凹槽底端面抵接,在凹槽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限位环,限位杆的上端穿过限位环延伸至外部且设置有拉板,其下端穿过通孔且设置有限位齿,在插板的上端开设有与限位齿对应的限位槽,在限位杆上穿设有弹簧,当插板处于闭合状态时,限位齿配合安装在限位齿中用于将插板锁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
技术介绍
智慧照明又叫智慧公共照明管理平台、智能路灯或智慧路灯,是通过应用先进、高效、可靠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GPRS/CDMA通信技术等,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具有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灯具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能够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节省维护成本。现有的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一般都没有设置充电桩等配件,不能够为行人提供充电便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带有充电桩的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供行人充电的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包括竖向设置在灯杆下端的充电桩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充电桩一侧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安装槽中穿插配合有插板,在所述插板与充电桩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上表面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中穿设有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面与凹槽位于通孔周圈的底端面抵接,在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穿过限位环延伸至外部且设置有拉板,其下端穿过通孔且设置有限位齿,在所述插板的上端开设有与限位齿对应的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杆上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限位环抵接,其下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当插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齿配合安装在所述限位齿中;所述插板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凹槽底侧的滑槽一,在所述插板的内侧的下端设置有滑轮一,所述滑轮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一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插板插入凹槽的插孔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滑轮二,在所述插板的底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轮二滑动配合在所述滑槽二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插板的内侧设置有卡板,当插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卡板与凹槽一侧的内侧壁抵接,当插板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卡板与凹槽的内侧壁卡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插板的外侧设置有拉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插板与充电桩之间设置锁止机构,并在插板与凹槽之间设置滑移组件,当需要使用插座时,拉动拉板,滑轮一在滑槽一中滑动,使得插座裸露在外部,便于行人使用插座进行充电,当不需要使用插座时,只需要推动插板,使得插板闭合,当插板完全闭合,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限位齿刚好安装在限位槽中,此时插板无法拉出,其中在插板滑动开闭的过程中,滑轮一在滑槽一中滑动,能够使得插板顺畅的开闭;通过在插板插入凹槽的插孔的下端面上设置滑轮二,在插板的下端面开设滑槽二,拉动插板,滑轮二滑动配合在滑槽二中,此设置能够保证插板的滑动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二;图3为锁止机构的结构剖面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充电桩;2、安装槽;3、充电插座;4、插板;5、凹槽;6、通孔;7、限位杆;8、挡板;9、限位环;10、拉板;11、限位齿;12、限位槽;13、弹簧;14、滑槽一;15、滑轮一;16、滑轮二;17、滑槽二;18、卡板;19、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其为一种可供行人充电的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向设置在灯杆下端的充电桩1以及设置在充电桩1上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开设在充电桩1一侧的安装槽2,在安装槽2的底面设置有充电插座3,安装槽2中穿插配合有插板4,在插板4与充电桩1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充电桩1上表面的凹槽5,在凹槽5的底端开设有通孔6,凹槽5中穿设有限位杆7,在限位杆7上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下端面与凹槽5位于通孔6周圈的底端面抵接,在凹槽5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限位环9,限位杆7的上端穿过限位环9延伸至外部且设置有拉板10,其下端穿过通孔6且设置有限位齿11,在插板4的上端开设有与限位齿11对应的限位槽12,在限位杆7上穿设有弹簧13,弹簧13的上端与限位环9抵接,其下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当插板4处于闭合状态时,限位齿11配合安装在限位齿11中,插板4与凹槽5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包括开设在凹槽5底侧的滑槽一14,在插板4的内侧的下端设置有滑轮一15,滑轮滑动安装在滑槽一14中。操作过程:当需要使用插座时,拉动拉板10,使得限位齿11与限位槽12分离,此时滑轮一15在滑槽一14中滑动,使得插座裸露在外部,便于行人进行充电,当不需要使用插座时,只需要推动插板4,使得插板4闭合,当插板4完全闭合,在弹簧13的作用力下,限位齿11刚好安装在限位槽12中,此时插板4无法拉出,其中在插板4滑动开闭的过程中,滑轮一15在滑槽一14中滑动,能够使得插板4顺畅的开闭。结合图5,在插板4插入凹槽5的插孔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滑轮二16,在插板4的底面开设有滑槽二17,滑轮二16滑动配合在滑槽二17中。在插板4滑动的过程中,滑轮二16在滑槽二17中滑动,此设置能够保证插板4的滑动更加顺畅。结合图4,在插板4的内侧设置有卡板18,当插板4处于闭合状态时,卡板18与凹槽5一侧的内侧壁抵接,当插板4处于开启状态时,卡板18与凹槽5的内侧壁卡接,以避免插板4从插孔中拔出。结合图1,在所述插板4的外侧设置有拉手19,便于将插板4拉合。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在灯杆下端的充电桩(1)以及设置在充电桩(1)上的充电装置;/n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充电桩(1)一侧的安装槽(2),在所述安装槽(2)的底面设置有充电插座(3),所述安装槽(2)中穿插配合有插板(4),在所述插板(4)与充电桩(1)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n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表面的凹槽(5),在所述凹槽(5)的底端开设有通孔(6),所述凹槽(5)中穿设有限位杆(7),在所述限位杆(7)上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下端面与凹槽(5)位于通孔(6)周圈的底端面抵接,在所述凹槽(5)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杆(7)的上端穿过限位环(9)延伸至外部且设置有拉板(10),其下端穿过通孔(6)且设置有限位齿(11),在所述插板(4)的上端开设有与限位齿(11)对应的限位槽(12),在所述限位杆(7)上穿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上端与限位环(9)抵接,其下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n当插板(4)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齿(11)配合安装在所述限位齿(11)中;/n所述插板(4)与凹槽(5)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多合一灯杆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在灯杆下端的充电桩(1)以及设置在充电桩(1)上的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充电桩(1)一侧的安装槽(2),在所述安装槽(2)的底面设置有充电插座(3),所述安装槽(2)中穿插配合有插板(4),在所述插板(4)与充电桩(1)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桩(1)上表面的凹槽(5),在所述凹槽(5)的底端开设有通孔(6),所述凹槽(5)中穿设有限位杆(7),在所述限位杆(7)上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下端面与凹槽(5)位于通孔(6)周圈的底端面抵接,在所述凹槽(5)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杆(7)的上端穿过限位环(9)延伸至外部且设置有拉板(10),其下端穿过通孔(6)且设置有限位齿(11),在所述插板(4)的上端开设有与限位齿(11)对应的限位槽(12),在所述限位杆(7)上穿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上端与限位环(9)抵接,其下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
当插板(4)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涛樊晓轲同鑫张文龙储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创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