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800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伺服驱动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伺服驱动器的缓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本新型伺服驱动器,包括底座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连有伺服驱动器主体,安装板的下端固连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的下端轴向固连有若干能够转动的滚珠且滚珠的下端面抵靠在底座上,安装板的侧部与底座的内侧壁设有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以及底座上。本新型伺服驱动器具有较好的缓存保护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伺服驱动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特别是一种新型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伺服驱动器保护装置(申请号:201820329255.6),包括安装柜体和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的外侧四周均匀分布有四根支撑架,伺服驱动器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支撑架的中间段位呈等间隔曲折设计,支撑架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凸块,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伺服驱动器,包括底座(1)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的安装板(2),所述的安装板(2)上固连有伺服驱动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2)的下端固连有若干支撑座(4),所述的支撑座(4)的下端轴向固连有若干能够转动的滚珠(5)且所述的滚珠(5)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的安装板(2)的侧部与所述的底座(1)的内侧壁设有弹性件(6)且所述的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2)以及所述的底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伺服驱动器,包括底座(1)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的安装板(2),所述的安装板(2)上固连有伺服驱动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2)的下端固连有若干支撑座(4),所述的支撑座(4)的下端轴向固连有若干能够转动的滚珠(5)且所述的滚珠(5)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的安装板(2)的侧部与所述的底座(1)的内侧壁设有弹性件(6)且所述的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2)以及所述的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6)包括筒状的杆体一(6a)以及杆体二(6c),所述的杆体二(6c)的中部设有活塞(6e),所述的杆体一(6a)的内端与活塞(6e)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二(6c)内设有弹簧一(6f),所述的弹簧一(6f)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杆体二(6c)以及活塞(6e)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一(6a)与所述的杆体二(6c)的外端套设有弹簧二(6g),所述的弹簧二(6g)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的杆体一(6a)以及所述的杆体二(6c)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伺服驱动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伯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尔川数控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