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98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内腔,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第一连接部穿过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在第二内腔中滑动,第一止挡部位于第二内腔外部,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封圈和弹簧,密封圈位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弹簧位于第二内腔内,弹簧位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止挡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第一连接部与气口之间产生漏气,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头
本技术一般涉及手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手机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头。
技术介绍
手机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大多具备防水功能,这就对手机的气密性有一定的要求。在对手机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相应的检测装置。通常使用气泵将空气从检测空腔内抽出。气泵在和检测装置对接时,对接部位容易产生漏气,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保证连接气密性的连接头。第一方面,本技术的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滑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封圈和弹簧,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按压第二连接部,将第一连接部插入检测座的气口中,气口内设置挡块来止挡第一止挡部,继续按压第二连接部,使得第一止挡部和第二连接部挤压密封圈,密封圈变形并堵住气口,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第一连接部与气口之间产生漏气,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头的密封圈被挤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4,本技术的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60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70,第一连接部60设置有第一内腔61,第二连接部70设置有第二内腔71,第一连接部60穿过第二连接部70,第一连接部60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65和第二止挡部66,第二止挡部66在第二内腔71中滑动,第一止挡部65位于第二内腔71外部,第一连接部60套接有密封圈62和弹簧63,密封圈62位于第一止挡部65与第二连接部70之间,弹簧63位于第二内腔71内,弹簧63位于第一止挡部65与第二止挡部66之间,弹簧63的一端与第二止挡部66固定连接,弹簧6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70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内腔用于供空气通过,在使用气泵进行吸气和吹气的时候,气体会流经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用于供第二止挡部运动,并容纳弹簧。在使用连接头时,将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与气泵的吹嘴连接,将第一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的一端插入到检测座的气口内,气口内设置挡块来止挡第一止挡部,按压第二连接部,使得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连接部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变形并堵住气口,达到密封气泵与检测座连接处的目的,保证了气泵与检测座连接的密封性,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的过程中,第二止挡部远离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的一端,弹簧被拉伸,并储存能量,在测试完毕后,松开第二连接部,弹簧释放能量并收缩,带动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止挡部,此时第二连接部和第一止挡部不再挤压密封圈,密封圈恢复原状,气泵和检测座不再密封连接,空气进入到检测容腔内,检测容腔恢复正常气压,便于将连接头从气口取出。进一步的,第一内腔61包括第一开口67和第二开口68,第一开口67与第一止挡部65的距离小于第二开口68与第一止挡部65的距离,第一连接部60位于第二开口68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6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气泵通过外螺纹与第一连接部密封并固定连接,气泵通过第一内腔进行吸气和吹气,提高了气泵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也便于对气泵和第一连接部进行拆装,降低了操作难度。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70靠近第二开口6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止挡部72,第三止挡部72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70的直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以按压第三止挡部来带动第二连接部运动,便于驱动第二连接部,同时,第三止挡部也能够与检测座配合,在按压第三止挡部带动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时,检测座能够止挡第三止挡部,避免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止挡部之间的间隙过小,造成过度挤压密封圈,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第三止挡部72设置为环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三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三止挡部进行加工制造。进一步的,第一止挡部65设置为环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一止挡部进行加工制造,也便于第一止挡部与气口配合。进一步的,第二止挡部66设置为环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二止挡部进行加工制造,也便于第二止挡部在第二空腔内滑动。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滑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封圈和弹簧,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滑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封圈和弹簧,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文宁周明商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德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