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88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9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其包括水泵盖本体,所述水泵盖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套筒件,所述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固定套筒件和水泵盖本体固定连接。本申请有助于防止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发生断裂,保证水泵盖本体正常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现有公告号为CN20459179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水泵盖,包括水泵盖本体、本体上设有水泵叶轮部、机油精滤器部和机油精滤器盖。在水泵盖本体外缘设置有螺栓柱,螺栓柱内侧形成有螺栓通孔,机油精滤器盖装配在机油精滤器部上。水泵盖本体靠近发动机的端面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配有端盖密封圈,用于装配密封圈。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螺栓柱与水泵盖本体仅抵触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螺栓柱受到扭转力导致螺丝柱与水泵盖本体发生断裂,影响水泵盖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螺栓柱与水泵盖本体发生断裂,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包括水泵盖本体,所述水泵盖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套筒件,所述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固定套筒件和水泵盖本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工作人员将固定套筒件预固定在水泵盖本体上,然后将加强件固定在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有助于防止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发生断裂,保证水泵盖本体的正常使用。可选的,所述水泵盖本体上形成有法兰盘,所述固定套筒件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与第一套筒和水泵盖本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有助于提升第一套筒在水泵盖本体上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一填充块抵紧固定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填充块填充固定在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形成的第一避让槽内,有助于防止第一套筒沿着第一避让槽的切口处与水泵盖本体发生断裂。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穿设孔,螺栓通过穿设孔将水泵盖本体固定;所述固定块分别与水泵盖本体和第一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且固定块上开设有穿设孔,一方面有助于防止第一套筒沿与水泵盖本体之间的间隙断裂,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固定水泵盖本体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水泵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与水泵盖本体固定,另一端向远离水泵盖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第二套筒和水泵盖本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二加强板固定在第二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有助于提升第二套筒与水泵盖本体固定的牢固性。可选的,所述水泵盖本体上形成有输水管,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一端与输水管固定,另一端与水泵盖本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三加强板固定在输水管与水泵盖本体之间,有助于提升输水管在水泵盖本体上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输水管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块,所述第二填充块抵紧固定在水泵盖本体与输水管之间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二填充块填充固定在输水管与水泵盖本体之间的第二避让槽,有助于防止输水管沿与水泵盖本体之间的间隙断裂,提升输水管的牢固性。可选的,所述水泵盖本体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加强件包括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嵌设固定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四加强板嵌设固定在凹槽内,有助于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提升水泵盖本体的强度。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固定套筒件,以及连接固定在水泵盖本体与固定套筒件之间的加强件,有助于防止固定套筒件与水泵盖本体之间发生断裂,保证水泵盖本体的正常使用;2.通过第一填充块与固定块的设置,有助于提升第一套筒与水泵盖本体之间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二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二避让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泵盖本体;11、法兰盘;12、固定块;121、穿设孔;13、第一避让槽;131、第一填充块;14、第二避让槽;141、第二填充块;15、凹槽;2、固定套筒件;21、第一套筒;22、第二套筒;3、加强件;31、第一加强板;32、第二加强板;33、第三加强板;34、第四加强板;4、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参照图1,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包括水泵盖本体1,水泵盖本体1上固定有固定套筒件2,水泵盖本体1上设置有加强件3,加强件3固定在水泵盖本体1与固定套筒件2之间。参照图1,水泵盖本体1上形成有法兰盘11,固定套筒件2包括第一套筒21,第一套筒21的侧壁与法兰盘11一体成型,第一套筒21的轴线与法兰盘11的上表面平行。加强件3包括第一加强板31,第一加强板31固定在第一套筒21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第一加强板31自第一套筒21向水泵盖本体1一侧呈向上倾斜。参照图1,第一套筒21靠近第一加强板3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分别与水泵盖本体1侧壁以及第一套筒21侧壁一体成型。固定块12上开设有穿设孔121,穿设孔121贯穿固定块12厚度方向的两端,且穿设孔121的轴线与第一套筒21的轴线平行。参照图1和图2,第一套筒21背离第一加强板31的一侧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形成有第一避让槽13,第一避让槽13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块131,第一填充块131的侧壁分别与水泵盖本体1侧壁以及第一套筒21侧壁一体成型。参照图2,固定套筒件2还包括第二套筒22,第二套筒22的侧壁与水泵盖本体1一体成型,且第二套筒2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套筒21的轴线方向平行。加强件3还包括第二加强板32,第二加强板32位于第二套筒22轴线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每一个第二加强板32均固定在第二套筒22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每一个第二加强板32均自第二套筒22的一侧向远离第二套筒22的一侧倾斜。参照图3,水泵盖本体1上设置有输水管4,输水管4与水泵盖本体1一体成型。加强件3包括第三加强板33,第三加强板33呈水平固定在输水管4下侧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第三加强板33分别与输水管4和水泵盖本体1一体成型。输水管4的上侧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避让槽14,第二避让槽14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块141,第二填充块141分别与输水管4侧壁和水泵盖本体1侧壁一体成型。参照图2,水泵盖本体1上开设有凹槽15,凹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包括水泵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盖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套筒件(2),所述固定套筒件(2)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分别与固定套筒件(2)和水泵盖本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包括水泵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盖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套筒件(2),所述固定套筒件(2)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分别与固定套筒件(2)和水泵盖本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盖本体(1)上形成有法兰盘(11),所述固定套筒件(2)包括第一套筒(21),所述第一套筒(21)与法兰盘(1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3)包括第一加强板(31),所述第一加强板(31)分别与第一套筒(21)和水泵盖本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1)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形成有第一避让槽(13),所述第一避让槽(13)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块(131),所述第一填充块(131)抵紧固定第一套筒(21)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水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1)与水泵盖本体(1)之间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开设有穿设孔(121),螺栓通过穿设孔(121)将水泵盖本体(1)固定;所述固定块(12)分别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陈晓姚雪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博塑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