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88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包括气泵主体,气泵主体一侧与专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专用电机底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过滤装置与滤芯固定连接,进风口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气泵主体底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支撑杆中部通过稳定板固定连接,两组支撑杆底端皆通过转轴与第一底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工作人员启动装置,气体从进风口进入气泵主体内部后由出风口放出,通过滤芯对气体中在颗粒进行过滤,通过框架外侧套设的限位环,使进风口与框架位置限定,通过卡扣与进风口卡合连接,使框架位置固定,从而在进风口内侧设置过滤装置,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泵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
技术介绍
漩涡气泵主要通过旋转叶轮的力将动力传递给气体,从而实现气体输送,漩涡气泵主要由叶轮,泵体和泵盖组成,叶轮叶片中间的空气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向叶轮的边缘运动,在那里空气进入泵体环行空腔,重新从叶片的起点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循环,叶轮旋转所产生的循环气流,以极高的能量离开气泵以供使用,现有的漩涡气泵装置基本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底部抗震结构简单,一方面自身容易受损,另一方面不能较好的降低震动对工作造成的影响,保证装置的稳定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进风口无过滤装置,含固体颗粒的杂质从进风口进入装置,使叶轮和壳体之间的碎片被吸入会导致气泵锁定,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气泵底部抗震结构简单以及进风口无过滤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冷却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包括气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主体(1)一侧与专用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专用电机(2)底端设置有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通过过滤装置与滤芯(13)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3)一侧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气泵主体(1)底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支撑杆(6),两组所述支撑杆(6)中部通过稳定板(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6)底端皆通过转轴(8)与第一底板(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底端四角皆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杆(9)皆内嵌在第二伸缩杆(10)中部,四组所述第二伸缩杆(10)底端皆固定连接第二底板(11),所述第二底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包括气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主体(1)一侧与专用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专用电机(2)底端设置有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通过过滤装置与滤芯(13)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3)一侧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气泵主体(1)底端均匀设置有两组支撑杆(6),两组所述支撑杆(6)中部通过稳定板(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6)底端皆通过转轴(8)与第一底板(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底端四角皆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杆(9)皆内嵌在第二伸缩杆(10)中部,四组所述第二伸缩杆(10)底端皆固定连接第二底板(11),所述第二底板(11)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12),多组所述减震弹簧(12)顶端与第一底板(5)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13),所述滤芯(13)内嵌在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铭林峰铭林晓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