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83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顶管机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该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包括一破碎腔,其前端设置有容纳刀盘的腔室,外侧封装有壳体;刀座,其位于腔室内,该刀座通过一定位环转动安装于腔室,刀座的前端放射状形成有若干辐条,该辐条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腔室开口贴合的挡圈;以及切削部,其可拆卸安装于刀座,包括一超挖刀,超挖刀可拆卸安装于刀座,超挖刀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切刀,其均布于辐条两侧并向超挖刀方向倾斜,切刀远离超挖刀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切刀,周向切刀、切刀的高度小于超挖刀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口率高,不存在压力差且整体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
本技术涉及顶管机
,特别涉及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
技术介绍
顶管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种,已成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中应用定向钻进技术,在少开挖或不开挖的情况下对地下管道、管线进行铺设、维修或更换,极大地降低了地下管线施工对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工作等造成的影响。目前,非开挖技术已经得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国家和行业对非开挖施工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做出了规定,这为非开挖技术的推广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顶管技术目前还存在许多的技术方面的不足,就比如说,在采用泥水平衡管进行开挖过程中,刀盘一般分为有面板的刀盘,采用有面板刀盘的掘进机时,土压仓中的土压力和开挖面上的土体压力之间存在着压力差,专利技术人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率高,不存在压力差且整体结构稳定的顶管掘进机用刀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包括:一破碎腔,其前端设置有容纳刀盘的腔室,外侧封装有壳体;刀座,其位于腔室内,该刀座通过一定位环转动安装于腔室,刀座的前端放射状形成有若干辐条,该辐条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腔室开口贴合的挡圈;以及切削部,其可拆卸安装于刀座,包括一超挖刀,超挖刀可拆卸安装于刀座,超挖刀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切刀,其均布于辐条两侧并向超挖刀方向倾斜,切刀远离超挖刀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切刀,周向切刀、切刀的高度小于超挖刀的高度。通过设置一超挖刀,可以增加切削部旋转一周时挖掘面的面积,不会留下死角;通过设置放射状的辐条,开口率满,不存在压力差。本技术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辐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切刀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座。便于拆卸更换切刀。本技术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超挖刀的中部中空,两侧设置有加强筋。用于保证超挖刀的整体结构强度。本技术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辐条与挡圈的连接处形成有弧面,周向切刀的切割面与弧面的弧度相同。能够更好地切碎刀盘边缘的泥土。本技术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辐条数量为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一超挖刀,可以增加切削部旋转一周时挖掘面的面积,不会留下死角。2、通过设置放射状的辐条,开口率满,不存在压力差。3、辐条与挡圈的连接处形成有弧面,周向切刀的切割面与弧面的弧度相同。能够更好地切碎刀盘边缘的泥土。4、超挖刀的中部中空,两侧设置有加强筋。用于保证超挖刀的整体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切削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其中,1破碎腔,2腔室,3壳体,4刀座,5定位环,6辐条,61安装座,7挡圈,8超挖刀,81加强筋,9切刀,10周向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包括:一破碎腔1,其前端设置有容纳刀盘的腔室2,外侧封装有壳体3;刀座4,其位于腔室2内,该刀座4通过一定位环5转动安装于腔室2,刀座4的前端放射状形成有若干辐条6,该辐条6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腔室2开口贴合的挡圈7;以及切削部,其可拆卸安装于刀座4,包括一超挖刀8,超挖刀8可拆卸安装于刀座4,超挖刀8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切刀9,其均布于辐条6两侧并向超挖刀8方向倾斜,切刀9远离超挖刀8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切刀10,周向切刀10、切刀9的高度小于超挖刀8的高度。通过设置一超挖刀8,可以增加切削部旋转一周时挖掘面的面积,不会留下死角;通过设置放射状的辐条6,开口率满,不存在压力差。具体的,辐条6两侧设置有安装座61,切刀9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座61。便于拆卸更换切刀9。具体的,超挖刀8的中部中空,两侧设置有加强筋81。用于保证超挖刀8的整体结构强度。具体的,辐条6与挡圈7的连接处形成有弧面,周向切刀10的切割面与弧面的弧度相同。能够更好地切碎刀盘边缘的泥土。具体的,辐条6数量为四。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破碎腔,其前端设置有容纳刀盘的腔室,外侧封装有壳体;/n刀座,其位于所述腔室内,该刀座通过一定位环转动安装于所述腔室,所述刀座的前端放射状形成有若干辐条,该辐条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腔室开口贴合的挡圈;以及/n切削部,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刀座,包括一超挖刀,所述超挖刀可拆卸安装于刀座,超挖刀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切刀,其均布于辐条两侧并向超挖刀方向倾斜,所述切刀远离超挖刀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切刀,周向切刀、切刀的高度小于超挖刀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掘进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破碎腔,其前端设置有容纳刀盘的腔室,外侧封装有壳体;
刀座,其位于所述腔室内,该刀座通过一定位环转动安装于所述腔室,所述刀座的前端放射状形成有若干辐条,该辐条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腔室开口贴合的挡圈;以及
切削部,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刀座,包括一超挖刀,所述超挖刀可拆卸安装于刀座,超挖刀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切刀,其均布于辐条两侧并向超挖刀方向倾斜,所述切刀远离超挖刀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切刀,周向切刀、切刀的高度小于超挖刀的高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