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72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4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脚手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脚手架框体,脚手架框体上搭建设置有承重网板,脚手架框体上两相对侧壁设置有爬梯,脚手架框体远离承重网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脚,支脚上均滑动套设有套筒,套筒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套筒内穿设有支撑板,且支脚套设在套筒内的端部与支撑板相抵接。本申请能够使脚手架适应高低不平的地面,使脚手架的安装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脚手架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在公告号为CN21063677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脚手架,其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卡接有卡块。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安全脚手架,通过固定环、支撑腿和挡栏的配合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可通过支撑腿对第一支撑柱进行支撑,并且支撑腿是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外表面,符合三角稳定原理,大大增加其稳定性,防止倾斜,非常利于工作人员使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脚手架一般用在施工建筑地区,工地的施工地面高低不平,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偏坡,底部脚手架搭建不平稳就会导致上端搭建出现倾斜,影响整体结构,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脚手架的搭建能够适应高低不平的施工场地,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脚手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全脚手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框体,脚手架框体上搭建设置有承重网板,脚手架框体上两相对侧壁设置有爬梯,所述脚手架框体远离承重网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上均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套筒内穿设有支撑板,且支脚套设在套筒内的端部与支撑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脚手架框体上的承重网板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爬梯可以便于攀爬。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遇到地面不平的施工场地,可以在用于支撑脚手架框体的支脚上套设套筒,套筒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将支脚套入套筒内,调至合适位置后,将支撑板插入对应的通孔当中,使支撑板与支脚端部相抵接,以此达到支撑的效果。根据实际施工地面的高度需求,对每个支脚进行高度调节,以保持脚手架整体平稳,使脚手架不易发生倾斜,提高脚手架使用时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支脚端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脚卡接在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脚手架进行高度调节时,将支脚套入套筒中,支撑板上设置有限位槽,将支撑板插入通孔内,能够使支脚端部正好卡接在支撑板的限位槽内,以此能够加强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限位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通孔侧壁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脚手架进行高度调节时,将支脚套入套筒中,支撑板上在限位槽的相反面设置有卡槽,且相邻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与套筒侧壁相同,使其在插入通孔使能够正好卡接在套筒侧壁边缘位置,提高整个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发生晃动。优选的,所述套筒远离脚手架框体的一端设置有摩擦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套筒底部设置有摩擦垫,能够增大套筒底部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使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滑移,整体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套筒靠近脚手架框体的一端周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限位板,且限位板远离套筒周侧壁的一端与支脚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脚手架支脚套设在套筒内部,支脚侧壁与套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套筒端部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板能够与支脚侧壁相抵接,使支脚在套筒内不易发生偏移,保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远离套筒周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支脚与套筒连接缝隙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脚手架支脚套设在套筒内部,限位板抵接在支脚的周侧壁上,限位板端部的卡块能够卡接在支脚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使限位板不易发生松动,保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卡块为弹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套筒上的限位板抵接在支脚周侧壁上,卡块卡接在套筒与支脚侧壁之间的缝隙中,且卡块为弹性卡块,能够更好的在套筒与支脚侧壁之间的缝隙中贴合卡接,使缝隙内的卡接更加紧密,能够提高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套筒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脚手架时,套筒周侧壁上设置的多个支撑脚支撑在地面上,能够保持脚手架的稳定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倾斜晃动,提高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使用脚手架时,遇到施工场地的地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形,可以在支脚上套设套筒,套筒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将不同支脚根据地面高低情况调至合适高度后,再将支撑板插入对应的通孔当中,使支撑板与支脚端部相抵接,以此达到支撑的效果,如此设置能够使整个脚手架适应高低不平的施工场地,使脚手架不易发生倾斜;2.在对脚手架进行高度调节时,将支脚套入套筒中,支撑板的限位槽能够使支脚端部正好卡接在内,同时能够使卡槽正好卡接在套筒侧壁边缘位置,提高整个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套筒底部的摩擦垫,能够使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滑移;3.套筒端部周侧壁上的限位板与支脚侧壁相抵接,限位板端部的卡块能够卡接在支脚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且卡块为弹性卡块,使支脚在套筒内不易发生偏移,套筒周侧壁上的支撑脚支撑在地面上,使脚手架在使用时不易发生倾斜晃动,保持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安全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安全脚手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脚手架框体;2、承重网板;3、爬梯;4、支脚;5、套筒;6、通孔;7、支撑板;8、限位槽;9、卡槽;10、限位板;11、卡块;12、支撑脚;13、摩擦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脚手架。参照图1,一种安全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框体1,脚手架框体1上搭建设置有呈长方体状的承重网板2,脚手架框体1上两相对侧壁设置有截面呈矩形的爬梯3,脚手架框体1远离承重网板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呈圆柱体状的支脚4,本实施例中的支脚4可以选为四个。支脚4上均滑动套设有呈圆柱体状的套筒5,套筒5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6,通孔6截面呈矩形,套筒5内穿设有呈长方体状的支撑板7,且支脚4套设在套筒5内的端部与支撑板7相抵接。在使用脚手架时,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遇到地面不平的施工场地,可以将套筒5套在支脚4上,套筒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根据地面的实际情况将支脚4在套筒5内调至合适高度,再将支撑板7插入通孔6当中,用支撑板7支撑支脚4端部,如此设置能够使脚手架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进行调节,使脚手架不易发生倾斜,保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7靠近支脚4端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呈长方体状的限位槽8,支脚4卡接在限位槽8内。撑板远离限位槽8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框体(1),脚手架框体(1)上搭建设置有承重网板(2),脚手架框体(1)上两相对侧壁设置有爬梯(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框体(1)远离承重网板(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脚(4),所述支脚(4)上均滑动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6),所述套筒(5)内穿设有支撑板(7),且支脚(4)套设在套筒(5)内的端部与支撑板(7)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框体(1),脚手架框体(1)上搭建设置有承重网板(2),脚手架框体(1)上两相对侧壁设置有爬梯(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框体(1)远离承重网板(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脚(4),所述支脚(4)上均滑动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通孔(6),所述套筒(5)内穿设有支撑板(7),且支脚(4)套设在套筒(5)内的端部与支撑板(7)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靠近支脚(4)端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8),所述支脚(4)卡接在限位槽(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远离限位槽(8)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通孔(6)侧壁的卡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辉陶金强张欢朱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