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70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包括水槽、U形固定件、压块、T形螺栓、橡胶垫块,水槽包括底板和F形挡壁,底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翼缘,U形固定件包括主体部及固定部,主体部中部设有螺栓孔Ⅰ,U形固定件设置在水槽上,U形固定件两端的固定部分别卡入水槽两侧F形挡壁中,橡胶垫块设置在U形固定件上表面中部,橡胶垫块中部设有螺栓孔Ⅱ,压块设置在橡胶垫块上表面,压块中部设有螺栓孔Ⅲ,T形螺栓的螺杆从水槽内腔中部由下向上依次穿过U形固定件的螺栓孔Ⅰ、橡胶垫块的螺栓孔Ⅱ及压块的螺栓孔Ⅲ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将光伏组件压紧定位在水槽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件少,安装简单,拆换方便,排水效果好,受力性能好,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BIPV(即BuildingIntegratedPV,PV即Photovoltaic)是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组件通过专用的支撑装置直接安装于屋面檩条上,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光伏发电功能,达到了BIPV的双重功能和美观效果。BIPV光伏支架既要满足光伏系统承载要求,同时应具有排水功能。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利用W型型钢作为主支撑结构(同时兼作主排水通道,简称W水槽)再配以其它紧固件的方式,其W水槽的固定方式为:利用自攻螺钉从W水槽中部打入并同时贯穿其底部的屋面檩条,从而起到固定W水槽的作用。组件的固定方式为:将自攻螺钉穿过组件压块,再将自攻螺钉打入W水槽中部,从而达到通过压块将组件固定的目的。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W水槽整体抗风性较差,排水量小,容易堵塞,顶部自攻螺钉位置易漏水;2、自攻螺钉打入W水槽的过程易打滑,容易打歪或打偏,造成组件的固定不够稳固,若组件安装有偏移而需调整,必须拆除已打螺钉,待组件调整好后再在相邻部位重新打螺钉,组件调整、拆换很不方便,还会造成W水槽上存在不必要的孔洞,是屋面漏水的重大隐患;3、W水槽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每根W水槽与其底部的每根檩条只有一个固定点,且需用较长的自攻螺钉。因BIPV屋面一般有一定的坡度,长螺钉所受的剪切力较大,特别是对一些有行车的车间屋面,因行车来回走动会造成屋面有一定的振动,时间长后固定水槽用的长螺钉会有松动,从而使整个支撑装置松动,导致组件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构件少,安装简单,拆换方便,排水效果好,受力性能好,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包括水槽、U形固定件、压块、T形螺栓、橡胶垫块,水槽包括底板和垂直连接在底板上表面两侧的F形挡壁,底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面檩条相互固定的翼缘,U形固定件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主体部中部设有螺栓孔Ⅰ,U形固定件设置在水槽上,U形固定件两端的固定部分别卡入水槽两侧F形挡壁中,橡胶垫块设置在U形固定件上表面中部,橡胶垫块中部设有与U形固定件主体部上的螺栓孔Ⅰ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Ⅱ,压块设置在橡胶垫块上表面,压块中部设有与橡胶垫块的螺栓孔Ⅱ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Ⅲ,T形螺栓的螺杆从水槽内腔中部由下向上依次穿过U形固定件的螺栓孔Ⅰ、橡胶垫块的螺栓孔Ⅱ及压块的螺栓孔Ⅲ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将光伏组件压紧定位在水槽上方。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F形挡壁整体结构呈F形,F形挡壁上端向内弯折延伸设有可卡持U形固定件固定部的倒钩。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为铝合金材质,防腐蚀性能好,特别适用于沿海等腐蚀性环境较为严重区域的光伏BIPV结构;2、本技术结构构件少,易于加工,安装简单,排水效果好,受力性能好的优点;3、安装质量好,采用本技术支架支撑结构易于调整组件的位置,即便是组件固定后发现有所偏差,也可以通过松开与T形螺栓配套的螺母后对组件进行局部的调整,使组件安装、拆换更加方便合理,并且不会对水槽造成影响,避免了漏水的隐患;4、经济性好,紧固性好,紧固前支架支撑结构可在水槽上自由移动,安装方便,可降低人工成本,缩短工期;5、安全可靠性好,本技术的主支撑件采用类似U形的水槽,水槽底部及两侧翼缘增加了水槽与檩条的接触面积,在翼缘上打安装孔,不会影响水槽漏水,稳定性更好;水槽与檩条固定的结构方式更加合理,其抗变形、抗滑移性能及承载能力好,可有效确保整个屋面光伏组件系统的稳定可靠。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的U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的橡胶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将光伏固定在屋面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檩条,2-自攻螺钉,3-水槽,4-光伏组件,5-压块,6-T形螺栓,7-螺母,8-垫圈,9-橡胶垫块,10-U形固定件,11-螺栓孔,12-倒钩,13-底板,14-翼缘,15-F形挡壁,16-主体部,17-固定部,18-螺栓孔Ⅰ,19-螺栓孔Ⅲ,20-螺栓孔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包括水槽3、U形固定件10、压块5、T形螺栓6、橡胶垫块9。水槽3包括底板13和垂直连接在底板13上表面两侧的F形挡壁15,底板13和两侧的F形挡壁15围成可经水流的凹槽。底板13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面檩条1相互固定的翼缘14,翼缘14上分别设有螺栓孔11,F形挡壁15整体结构呈F形,F形挡壁15上端向内弯折延伸设有可卡持U形固定件10固定部17的倒钩12。水槽3为定制金属结构,由铝合金材质挤压成型,内部凹槽用于排水。通过从水槽3两侧翼缘14打入自攻螺钉2贯穿其底部檩条1,将水槽3与檩条1固定在一起。水槽3可通过焊接方式接长。U形固定件10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16及由主体部16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17,主体部16中部设有螺栓孔Ⅰ18。U形固定件10设置在水槽3上,U形固定件10两端的固定部17分别卡入水槽3两侧F形挡壁15中。F形挡壁15的倒钩12与U形固定件10固定部17相互卡持,使得U形固定件10得到有效定位。U形固定件10两端插入水槽3F型结构内部,U形固定件10与水槽3内腔两F形挡壁15内壁之间尺寸应匹配,U形固定件10两端固定部17表面在加工时需带有毛刺结构,使两者增加摩擦力,结构更稳固。橡胶垫块9设置在U形固定件10上表面中部,橡胶垫块9中部设有与U形固定件10主体部16上的螺栓孔Ⅰ18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Ⅱ20。压块5设置在橡胶垫块9上表面,压块5中部设有与橡胶垫块9的螺栓孔Ⅱ20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Ⅲ19,压块5两侧设有由于压紧光伏组件4的倒L形压板。T形螺栓6的螺杆从水槽3内腔中部由下向上依次穿过U形固定件10的螺栓孔Ⅰ18、橡胶垫块9的螺栓孔Ⅱ20及压块5的螺栓孔Ⅲ19后与锁紧螺母7连接将光伏组件4压紧定位在水槽3上方。橡胶垫块9、压块5、T形螺栓6的结构为现有结构,能够直接购买获得。在施工安装过程:首先将预制好的水槽3吊至屋面,按设计要求调整好位置后利用自攻螺钉2将水槽3与檩条1固定在一起;其次将U形固定件10插入水槽3两侧F形挡壁15结构内部;最后将T型螺栓、橡胶垫块9、压块5、垫圈8、螺母7穿过预留螺栓依次装好,调整好橡胶垫块9的位置后安装光伏组件4,按安装图纸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3)、U形固定件(10)、压块(5)、T形螺栓(6)、橡胶垫块(9),水槽(3)包括底板(13)和垂直连接在底板(13)上表面两侧的F形挡壁(15),底板(13)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面檩条相互固定的翼缘(14),U形固定件(10)包括主体部(16)及由主体部(16)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17),主体部(16)中部设有螺栓孔Ⅰ(18),U形固定件(10)设置在水槽(3)上,U形固定件(10)两端的固定部(17)分别卡入水槽(3)两侧F形挡壁(15)中,橡胶垫块(9)设置在U形固定件(10)上表面中部,橡胶垫块(9)中部设有与U形固定件(10)主体部(16)上的螺栓孔Ⅰ(18)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Ⅱ(20),压块(5)设置在橡胶垫块(9)上表面,压块(5)中部设有与橡胶垫块(9)的螺栓孔Ⅱ(20)位置相互对应的螺栓孔Ⅲ(19),T形螺栓(6)的螺杆从水槽(3)内腔中部由下向上依次穿过U形固定件(10)的螺栓孔Ⅰ(18)、橡胶垫块(9)的螺栓孔Ⅱ(20)及压块(5)的螺栓孔Ⅲ(19)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将光伏组件压紧定位在水槽(3)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光伏支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3)、U形固定件(10)、压块(5)、T形螺栓(6)、橡胶垫块(9),水槽(3)包括底板(13)和垂直连接在底板(13)上表面两侧的F形挡壁(15),底板(13)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屋面檩条相互固定的翼缘(14),U形固定件(10)包括主体部(16)及由主体部(16)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17),主体部(16)中部设有螺栓孔Ⅰ(18),U形固定件(10)设置在水槽(3)上,U形固定件(10)两端的固定部(17)分别卡入水槽(3)两侧F形挡壁(15)中,橡胶垫块(9)设置在U形固定件(10)上表面中部,橡胶垫块(9)中部设有与U形固定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陶兴南赵泽俊吴柳玲罗梦霜余计锡刘运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