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纤维纱线及其面料和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52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及其面料和制品,纤维素纤维纱线包括纤维素纤维与硬质长丝,纤维素纤维均匀的包裹在硬质长丝外层形成外包层,硬质长丝的粗细为50D~600D,纤维素纤维的粗细为0.5D~5.0D,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为纤维素纤维纱线的重量的20%及20%以上。面料由上述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而成,制品由上述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而成。选择较粗的硬质长丝,较细的纤维素纤维,去构成新的纤维素纤维纱线,这样纱线既可以保证纤维素纤维的质感,也可以提高纱线整体的耐磨耐用性能。编织的手套也同时具有纤维素纤维质感和耐磨耐用性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素纤维纱线及其面料和制品
本技术涉及纱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及其面料和制品。
技术介绍
劳保手套是工人劳动时对人身的重要保护物品,棉手套是劳保手套中常用手套之一。常棉手套的编织纱线为普通的棉纱线。公开号为CN21015806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型棉手套,包括手套体,手套体外表面左侧均匀设置五个指口,手套体外表面上侧涂抹乳胶层一,提高手套的耐磨性,在指套上涂抹乳胶层二,提高指套的耐磨性;其采用的棉布编织成手套。但这种棉手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是:一是浸胶后手套容易变硬柔软度不高,二是因为手套的另一面无胶层,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比如在需要重搬运的快递服务业、搬家服务业、农业工作中、工地工作中,这种棉手套单面损坏率高,工作人员通常一日要更换一两幅手套。综上,亟需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纱线柔软感的情况下,并能提高耐磨性耐用性的纱线及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纤维素纤维纱线包括纤维素纤维与硬质长丝,纤维素纤维均匀的包裹在硬质长丝外层形成外包层,其中硬质长丝的粗细范围为50D~600D,纤维素纤维的粗细范围为0.5D~5.0D。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较粗的硬质长丝,较细的纤维素纤维,去构成新的纤维素纤维纱线,这样纱线既可以保证植物纤维自然舒适柔软的质感,也可以利用其高模量的性能,提高纱线整体耐磨耐用性能。从而编织的手套也具有柔软质感和耐磨耐用性能兼具的优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为纤维素纤维纱线的20%及20%以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为纤维素纤维纱线的20%-80%,硬质长丝的重量为纤维素纤维纱线的20%~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粗细选择中,可以通过重量比来确认。本方案的纤维素纤维纱线纤维素纤维优选占整体重量的20%-80%,硬质长丝应当占整体重量的20%~80%。这样的设计是与普通棉线的棉占比重所不同。这样的比例配置可以满足柔软性和耐磨耐用性的要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硬质长丝包括聚乙烯、芳纶1414、涤纶或尼龙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作为硬质长丝耐磨性好;芳纶1414作为硬质长丝伸长率较大,手感柔软,且强力大;涤纶作为硬质长丝耐磨性好、强韧度高且弹性好;尼龙作为硬质长丝强度好且耐疲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纤维素纤维与硬质长丝的连接形态为纤维素纤维聚结分布在硬质长丝周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纤维和硬质长丝可以通过倍捻或包覆工艺编制在一起,并形成相应的缠绕结构,形成紧固的纤维素纤维纱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纤维素纤维与硬质长丝捻度为20-90捻/1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纤维和硬质长丝的捻度相对于普通的纤维素纤维捻度高,缠绕度高,单位长度内裸露的纤维素纤维多,进而纤维素纤维纱线的触感好。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面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面料,面料由上述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柔软质感和耐磨耐用性能的面料。本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制品。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品,制品由上述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柔软质感和耐磨耐用性能的制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制品包括手套、护袖或防护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质的手套、护袖以及防护衣均可以具有棉的柔软感以及耐磨耐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纤维素纤维和硬质长丝的粗细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既具有柔软舒适感又具有耐磨耐用性的纤维素纤维纱线;2.通过对硬质长丝材料的选择,达到了纱线性能多样化的效果,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3.通过将纤维素纤维纱线编织成面料、手套、护袖、防护衣等,可以纤维素纤维纱线相适应的运用到特殊行业中,为特殊行业的工作提供既具有柔软质感又具有耐磨耐用性的相关防护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中,1、纤维素纤维纱线;2、纤维素纤维;3、硬质长丝;4、面料;5、制品;6、棉短纤维;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纤维素纤维纱线1包括纤维素纤维2与硬质长丝3,两者通过倍捻或包覆工艺缠绕在一起。其中,硬质长丝3可以选择粗一些的品种,例如粗细范围为50D~600D的硬质长丝3,纤维素纤维2则可以选择细一些,例如粗细范围为0.5D~5.0D的纤维素纤维2。一般的,纤维素纤维2的重量为纤维素纤维纱线1的20%及20%以上。优选的,纤维素纤维2的重量应为纱线的20%-80%,硬质长丝3的重量应为纱线的20%~80%。这样,纤维素纤维纱线1的耐磨性耐用性较高,且外层还可以具有纤维素纤维2带来的植物纤维柔软感。其中,硬质长丝3可以包括聚乙烯、芳纶、涤纶或尼龙中一种或几种。纤维素纤维2可以选用短的棉纤维。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选筛选硬质长丝3和纤维素纤维2的粗细,使两者的重量比大约控制在3-4:6-7,硬质长丝3偏重一些。若硬质长丝3粗细较细,也可以通过增加硬质长丝3的数量来满足重量比值的要求。最后通过倍捻或包覆工艺形成纤维素纤维纱线1。实施例2参照图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硬质长丝3外表面设有棉短纤维6,且硬质长丝3外表面设有若干条状的凹槽7,部分棉短纤维6嵌入于凹槽7内。本实施例的实施例原理为:将硬质长丝3依次输送入带有多个条状压条的模具进行冲压,冲压后形成若干条状的凹槽7,然后将硬质长丝3输送入村有胶水的胶箱,输出后再分段进入棉短纤维6堆,粘结棉短纤维6。粘结完成后振落多余棉短纤维6。棉短纤维6粘附在硬质长丝3表面以及凹槽7上。将干燥后的硬质长丝3与纤维素纤维2加工成纤维素纤维纱线1。这样裸露在外的硬质长丝3也可以为纤维素纤维纱线1提供柔软手感。嵌设于凹槽7内的棉短纤维6因位于峡谷中不易被刮蹭掉落。棉短纤维6的粗细为0.5D-1D,长度为2-5mm。实施例3:参照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面料,面料4由上述纤维素纤维纱线1编织而成。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实施例1的纤维素纤维纱线1单独或与其它纱线混合编织形成新的棉制面料4。这种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纤维素纤维纱线(1)包括纤维素纤维(2)与硬质长丝(3),纤维素纤维均匀的包裹在硬质长丝外层形成外包层,其中硬质长丝(3)的粗细范围为50D~600D,纤维素纤维(2)的粗细范围为0.5D~5.0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纤维素纤维纱线(1)包括纤维素纤维(2)与硬质长丝(3),纤维素纤维均匀的包裹在硬质长丝外层形成外包层,其中硬质长丝(3)的粗细范围为50D~600D,纤维素纤维(2)的粗细范围为0.5D~5.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长丝(3)为聚乙烯、芳纶1414、涤纶或尼龙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纤维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2)与硬质长丝(3)的连接形态为纤维素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科旭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