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装置及具有该制氧装置的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5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制氧装置及具有该制氧装置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的通过引入新风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方法存在的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制氧装置包括溶氧电解模块,溶氧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槽以及设置于电解槽的槽口的透气防水构件,电解槽内沿含氧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负极导电体、正极导电体以及位于负极导电体和正极导电体之间的电解液,透气防水构件设置成能够允许含氧气体通过并因此进入电解槽,以及能够阻挡电解液通过透气防水构件流出电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制氧装置将含氧气体中的氧气单独分离出来,并将这部分氧气引入室内空间即可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氧装置及具有该制氧装置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制氧装置及具有该制氧装置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以家用空调为例,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更好、更快地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以及处于节能的考虑,通常会将室内空间的门窗关闭,这样在空调器长期使用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会持续升高,造成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持续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取安装新风机或者使用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方法,通过将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空间来达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不过,上述安装新风机或者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都需要通过新风管道来引入新鲜空气,需要额外在墙体上打孔,存在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并且,新风机或带有新风功能空调器都通过净化滤芯、全热交换芯等耗材来实现空气净化,净化滤芯或全热交换芯需维护更换,成本较高。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针对解决现有的通过引入新风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方法存在的安装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氧装置,所述制氧装置包括溶氧电解模块,所述溶氧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按照沿含氧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负极导电体、正极导电体以及位于所述负极导电体和所述正极导电体之间的电解液,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透气防水构件,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电解槽的槽口,所述透气防水构件设置成能够允许含氧气体通过并因此进入所述电解槽,以及并能够阻挡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通过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到达流出所述电解槽的外部。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导电体覆设于所述透气防水构件朝向所述电解槽的一侧。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导电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结构,以便允许含氧气体经所述第一连通结构进入所述电解槽。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密封设置于所述槽口,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解槽上还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解槽对应于所述正极导电体所在的位置,所述正极导电体处产生的氧气经由所述第一接口排出至目标空间。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解槽上还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向所述电解槽内补充电解液。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通结构,以便允许外界的含氧气体经所述第二连通结构到达所述溶氧电解模块。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彼此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连通结构设置于所述盖体。在上述制氧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至少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位置设置有开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制氧装置包括溶氧电解模块,以便从含氧气体中将氧气单独分离出来。该溶氧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槽,电解槽内沿含氧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负极导电体、正极导电体和电解液,电解液位于负极导电体和正极导电体之间,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透气防水构件,该透气防水构件密封设置在电解槽的槽口,以便含氧气体(如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该透气防水构件和负极导电体到达电解槽内,这样含氧气体中的氧气在电解槽内首先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或者HO2-离子,然后这些离子再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气,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氮气等)不会发生任何反应,这样就能够将氧气从含氧气体中分离出来。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只需将制氧装置制备得到的纯氧输送至目标空间,较少的氧气就可以达到改善目标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以将制氧装置设置在空调室外机上为例,无需在墙体上打孔,借助墙体上的联机管孔即可实现安装,安装简单,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该制氧装置以空气为原料、同时消耗部分电解液,这样,在制氧过程中只需在电解液不足时适当补充电解液,无需更换部件,操作简便,运行成本较低。其中,透气防水构件设置成允许含氧气体(如外界的空气)通过并因此进入电解槽,以及能够阻挡电解槽内的电解液经由该透气防水构件流出电解槽,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溶解电解模块发生电化学反应所需的含氧气体进入电解槽以便为溶氧电解模块的电化学反应提供原料,另一方面能够阻挡电解液流出,从而确保了溶解电解模块的电化学反应的正常发生。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负极导电体覆设于透气防水构件朝向电解槽的一侧,这样含氧气体就能够依次经透气防水构件、负极导电体、透气防水构件进入电解槽内。进一步地,负极导电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结构,这样含氧气体在通过透气防水构件后再通过第一连通结构就可以进入电解槽内,从而为溶氧电解模块发生电化学反应提供了原料。进一步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框架,该框架密封设置在槽口处,透气防水构件固定设置于该框架内,这样也就将负极导电体固定设置在了槽口处,从而能够有效地阻挡电解液从电解槽中流出。进一步地,电解槽上还设置有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设置在电解槽对应于正极导电体所在的位置,这样在正极导电体处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生的氧气就能够经由该第一接口处排出至目标空间,从而改善目标空间的空气质量。同时,电解槽上还设置有第二接口,该第二接口用于向电解槽内补充电解液,这样在使用前或者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不足时,就可以通过该第二接口补充电解液至电解槽内,使得电解槽内始终存有足够的电解液,从而确保了溶解电解模块的电化学反应的正常发生。进一步地,制氧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溶氧电解模块设置在该容纳腔内,这样用户就不会直接接触到溶氧电解模块,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直接接触而可能导致的触电等危险的发生。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通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允许外部的含氧气体进入壳体内进而到达溶氧电解模块,另一方面,也能够阻挡外部的杂物到达溶氧电解模块,进而导致溶氧电解模块损坏等。优选地,制氧装置还包括盖体,该盖体与壳体彼此扣合以便形成上述容纳腔,第二连通结构设置在盖体上。进一步地,壳体至少在对应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位置开设有开槽,与第一接口相连的氧气输送管道穿过该开槽就可以将溶氧电解模块产生的氧气输送至目标空间,与第二接口相连的电解液输送管穿过该开槽就可以与电解液储罐相连,以便补充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配置有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制氧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具有前述的制氧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空调器来描述本技术隔音组件。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制氧装置的爆炸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制氧装置的正视图,图中不包括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包括溶氧电解模块,所述溶氧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沿含氧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负极导电体、正极导电体以及位于所述负极导电体和所述正极导电体之间的电解液,/n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透气防水构件,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电解槽的槽口,所述透气防水构件设置成能够允许含氧气体通过并因此进入所述电解槽,以及能够阻挡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通过所述透气防水构件流出所述电解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包括溶氧电解模块,所述溶氧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沿含氧气体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负极导电体、正极导电体以及位于所述负极导电体和所述正极导电体之间的电解液,
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透气防水构件,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电解槽的槽口,所述透气防水构件设置成能够允许含氧气体通过并因此进入所述电解槽,以及能够阻挡所述电解槽内的电解液通过所述透气防水构件流出所述电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体覆设于所述透气防水构件朝向所述电解槽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结构,以便允许含氧气体经所述第一连通结构进入所述电解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电解模块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密封设置于所述槽口,所述透气防水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兴王宁赵心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