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43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支架组、导管、保安过滤器、管式膜过滤器,所述导管底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粗过滤装置,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法兰、过滤壳体以及第二法兰,所述过滤壳体内部顶端滑动设置有粗过滤网,所述粗过滤网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设置有底盖;通过导管底端加装粗过滤装置,防止渣滓、墨块较大颗粒物进入保安过滤器内部对滤芯等造成破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在管式膜过滤器外侧顶端加装拉簧,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对收纳碗槽的清理,同时便于对粗过滤网表面夹杂渣滓、墨块进行清理,便于提高后期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墨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者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过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接料、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等各种印刷,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随着油墨在各个领域的大量应用,油墨污染也随之而来,例如油墨废水、油墨废弃等,尤其是油墨废水中的物质会对大自然中的水体生态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目前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时,首先利用保安过滤器要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然而现有的油墨中含有的渣滓、墨块等较大颗粒物容易使得保安过滤器的滤芯堵塞甚至破坏,影响后续对油墨废水的过滤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油墨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油墨中含有的渣滓、墨块等较大颗粒物容易使得保安过滤器的滤芯堵塞甚至破坏,影响后续对油墨废水的过滤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支架组、导管、保安过滤器、管式膜过滤器,所述导管底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粗过滤装置,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法兰、过滤壳体以及第二法兰,所述过滤壳体内部顶端滑动设置有粗过滤网,所述粗过滤网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纳碗槽,所述固定杆贯穿收纳碗槽,所述收纳碗槽顶端外侧与过滤壳体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底盖内部顶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所述橡胶密封环与过滤壳体底端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底盖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内部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与底盖固定连接,所述拉簧远离底盖一端固定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位于护筒外侧,所述盖帽内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过滤壳体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拉杆贯穿护筒、拉簧以及底盖一侧,所述拉杆远离盖帽一端位于固定环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架组位于收集池底端,所述收集池与支架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池外侧顶端固定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数量为多个,所述收集管均匀分布在收集池顶端外侧。优选的,所述收集池顶端设置有药剂口,所述药剂口与收集池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池外侧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收集池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位于粗过滤装置一侧,并通过法兰螺栓与之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管与保安过滤器固定连接,所述保安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管式膜过滤器固定连接,所述管式膜过滤器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中水回收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导管底端加装粗过滤装置,当在收集池内部加药剂反应后的油墨废水通过电机抽送到粗过滤装置中,油墨废水经过粗过滤网,油墨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渣滓、结团的墨块等被粗过滤网阻隔过滤,粗过滤后油墨废水通向保安过滤器在进行精细化过滤,渣滓、墨块等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收纳碗槽中,从而实现油墨废水的初步净化,为后面实施精确净化提供基础,同时防止渣滓、墨块较大颗粒物进入保安过滤器内部对滤芯等造成破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通过在管式膜过滤器外侧顶端加装拉簧,当收纳碗槽内部需要清理时,拉动盖帽,盖帽带动拉簧拉伸以及拉杆移动,直至拉杆完全脱离固定环内部,再移动底盖,底盖带动收纳碗槽、固定杆以及粗过滤网移动,直至粗过滤网脱离过滤壳体内部,从而将收纳碗槽拆卸下来,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对收纳碗槽的清理,同时便于对粗过滤网表面夹杂渣滓、墨块进行清理,便于提高后期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粗过滤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池;2、支架组;3、收集管;4、粗过滤装置;401、第一法兰;402、过滤壳体;403、第二法兰;404、粗过滤网;405、固定杆;406、收纳碗槽;407、橡胶密封环;408、底盖;409、盖帽;410、拉杆;411、护筒;412、拉簧;413、固定环;5、出水口;6、导管;7、保安过滤器;8、管式膜过滤器;9、中水回收管;10、药剂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1、支架组2、导管6、保安过滤器7、管式膜过滤器8,导管6底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粗过滤装置4,粗过滤装置4包括第一法兰401、过滤壳体402以及第二法兰403,过滤壳体402内部顶端滑动设置有粗过滤网404,粗过滤网404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05,固定杆405底端固定设置有底盖408,底盖408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纳碗槽406,固定杆405贯穿收纳碗槽406,收纳碗槽406顶端外侧与过滤壳体402内侧紧密贴合,底盖408内部顶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环407,橡胶密封环407与过滤壳体402底端紧密贴合。为了便于清理收纳碗槽40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盖408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护筒411,护筒411内部设置有拉簧412,拉簧412与底盖408固定连接,拉簧412远离底盖408一端固定设置有盖帽409,盖帽409位于护筒411外侧,盖帽409内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拉杆410,过滤壳体402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413,拉杆410贯穿护筒411、拉簧412以及底盖408一侧,拉杆410远离盖帽409一端位于固定环413内部。为了便于固定收集池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组2位于收集池1底端,收集池1与支架组2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收集油墨废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集池1外侧顶端固定设置有收集管3,收集管3数量为多个,收集管3均匀分布在收集池1顶端外侧。为了便于添加药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集池1顶端设置有药剂口10,药剂口10与收集池1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出水口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集池1外侧底端设置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与收集池1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粗过滤装置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水口5位于粗过滤装置4一侧,并通过法兰螺栓与之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保安过滤器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管6与保安过滤器7固定连接,保安过滤器7通过管道与管式膜过滤器8固定连接,管式膜过滤器8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中水回收管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导管6底端加装粗过滤装置4,当在收集池1内部加药剂反应后的油墨废水通过电机抽送到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1)、支架组(2)、导管(6)、保安过滤器(7)、管式膜过滤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底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粗过滤装置(4),所述粗过滤装置(4)包括第一法兰(401)、过滤壳体(402)以及第二法兰(403),所述过滤壳体(402)内部顶端滑动设置有粗过滤网(404),所述粗过滤网(404)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05),所述固定杆(405)底端固定设置有底盖(408),所述底盖(408)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纳碗槽(406),所述固定杆(405)贯穿收纳碗槽(406),所述收纳碗槽(406)顶端外侧与过滤壳体(402)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底盖(408)内部顶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环(407),所述橡胶密封环(407)与过滤壳体(402)底端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1)、支架组(2)、导管(6)、保安过滤器(7)、管式膜过滤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底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粗过滤装置(4),所述粗过滤装置(4)包括第一法兰(401)、过滤壳体(402)以及第二法兰(403),所述过滤壳体(402)内部顶端滑动设置有粗过滤网(404),所述粗过滤网(404)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05),所述固定杆(405)底端固定设置有底盖(408),所述底盖(408)内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收纳碗槽(406),所述固定杆(405)贯穿收纳碗槽(406),所述收纳碗槽(406)顶端外侧与过滤壳体(402)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底盖(408)内部顶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环(407),所述橡胶密封环(407)与过滤壳体(402)底端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08)外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护筒(411),所述护筒(411)内部设置有拉簧(412),所述拉簧(412)与底盖(408)固定连接,所述拉簧(412)远离底盖(408)一端固定设置有盖帽(409),所述盖帽(409)位于护筒(411)外侧,所述盖帽(409)内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拉杆(410),所述过滤壳体(402)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413),所述拉杆(410)贯穿护筒(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伯杰何云
申请(专利权)人:泽海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