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743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的对立端;滤料,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植物,植物种植于滤料顶部;曝气设施,所述曝气设施设置于滤料底部,用于对滤料和植物根系进行曝气。该技术主要采用常见的水生植物与曝气设施,廉价易得;无二次污染:本申请能提高湿地的净水效果,保证湿地的长期有效运行,同时提高湿地填料恢复和曝气效率。曝气不仅能够增加河道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净化污染物的活力,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还能增加河道的流速,提高景观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
本技术属于公共卫生与水环境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湿地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湿地系统的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湿地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且具备景观效果,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所以其应用范围相应的比较广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地系统内需要的分解的植物以及动物尸体增多,造成水中的氧气量下降,氧气量下降后部分植物和好氧微生物死亡,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其水力传导系数降低,处理效果变差,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普遍不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普遍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的对立端;滤料,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植物,植物种植于滤料顶部;曝气设施,所述曝气设施设置于滤料底部,用于对滤料和植物根系进行曝气,所述曝气设施包括曝气管、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曝气管设置于池底和滤料之间用透水土工布围挡而成的区间,曝气管的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曝气管的斜上方45°具有开孔,孔径为1-2mm,孔间距为10-30mm;鼓风系统用于为曝气管提供压缩空气,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曝气设施的运行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的材质为PVC,开孔的孔径为1.5mm,孔间距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材质为素砼或砖砌中的一种,池体的长宽高的比例为1:1:1~2:3:1。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材质为素砼,长宽高的比例为2:2:1。进一步地,所述滤料放置于池体内部,滤料可为砾石、沸石、高炉钢渣、碎石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范围均为300-600mm,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为500mm,材质为PE。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能提高湿地的净水效果,保证湿地的长期有效运行,同时提高湿地填料恢复和曝气效率。曝气不仅能够增加河道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净化污染物的活力,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还能增加河道的流速,提高景观效应。在曝气作用下,水体表面将产生大量泡沫,不仅改变了水面张力而且增加了氧气与水面的接触。与此同时,植物吸收对水体也有净化作用。综上,本技术可实现净化水体,提高景观效应等多项功能,且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低:该技术主要采用常见的水生植物与曝气设施,廉价易得;2、无二次污染:植物与曝气设施可提升水体净化功能,可减少其植物腐败造成的水体二次污染;3、具有一定景观效益:植物的搭配可提升景观价值;4、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所种植物收割后具有一定经济价值;5、兼容性好:根据水体现场情况可灵活构建,并耦合其他水环境生态修复措施;6、易于推广:该技术建造成本低,维护方便,有利于大量推广应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池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曝气设施;41、曝气管;5、滤料;6、植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1,还包括,进水管2、出水管3、曝气设施4、滤料5、植物6;池体1,池体1的材质为素砼,可为其他部分提供安装空间,长宽高的比例为2:2:1;进水管2,进水管2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出水管3,出水管3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2的对立端;滤料5,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污水流经滤料5后经出水管3排出;植物6,植物6种植于滤料5顶部,植物6必须是适生种,且宜为本土植物,选择范围为香蒲、菖蒲、水芹、茭草等,种植时间建议选择在3~5月以保证成活率;曝气设施4,曝气设施4设置于滤料5底部,用于对滤料5和植物6根系进行曝气,曝气设施4包括曝气管41、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鼓风系统用于为曝气管41提供压缩空气,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曝气设施4的运行状态,曝气管41设置于池体底部和滤料5之间用透水土工布围挡而成的区间,曝气管41的材质为PVC,曝气管41的斜上方45°具有开孔,开孔的孔径为1.5mm,孔间距为20mm。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滤料5放置于池体1内部,滤料5可为砾石、沸石、高炉钢渣、碎石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进水管2和出水管3的管径为500mm,材质为PE。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系统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进水,污水流经滤料5后经出水管3排出,曝气设施4设置于滤料5底部,用于对滤料5和植物6根系进行曝气,曝气设施4包括曝气管41、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鼓风系统用于为曝气管41提供压缩空气,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曝气设施4的运行状态,通过鼓风系统向曝气管41的内侧曝气,气体流经开孔处时即可对滤料5和植物6根系进行曝气,增加湿地的净化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进水管(2),进水管(2)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n出水管(3),出水管(3)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2)的对立端;/n滤料(5),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n植物(6),植物(6)种植于滤料(5)顶部;/n曝气设施(4),所述曝气设施(4)为长方体结构,且设置于滤料(5)底部,用于对滤料(5)和植物(6)根系进行曝气,所述曝气设施(4)包括曝气管(41)、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曝气管(41)设置于池底和滤料(5)之间用透水土工布围挡而成的区间,曝气管(41)的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曝气管(41)的斜上方45°具有开孔,孔径为1-2mm,孔间距为10-30mm,所述滤料(5)放置于池体(1)内部,滤料(5)为颗粒状砾石、沸石、高炉钢渣、碎石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管(2),进水管(2)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
出水管(3),出水管(3)位于池体(1)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2)的对立端;
滤料(5),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
植物(6),植物(6)种植于滤料(5)顶部;
曝气设施(4),所述曝气设施(4)为长方体结构,且设置于滤料(5)底部,用于对滤料(5)和植物(6)根系进行曝气,所述曝气设施(4)包括曝气管(41)、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曝气管(41)设置于池底和滤料(5)之间用透水土工布围挡而成的区间,曝气管(41)的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曝气管(41)的斜上方45°具有开孔,孔径为1-2mm,孔间距为10-30mm,所述滤料(5)放置于池体(1)内部,滤料(5)为颗粒状砾石、沸石、高炉钢渣、碎石中的一种。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浩兰崔贺谢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平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