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4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一侧端面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充电头,所述桩体前端面转动有框门,所述框门前端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桩体下端面固定有下置板,所述下置板下端面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内置滑槽,所述内置滑槽上端两侧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插入板,所述内置滑槽内部固定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环形外表面包裹有环绕弹簧,所述插入板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处开设有内置通槽。该充电桩不仅能够直接完成对桩体的安装工作,使安装较为简便,同时也便于外部人员进行操作处理,也能够有效避免外部雨水浸入到桩体内部,有效保护了桩体内部电路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直流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在安装过程中,因内部没有较好的安装机构,导致外部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处理时,耗损大量的时间同时耗损大量的人力,不利于外部人员的安装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解决了内部没有较好的安装机构,导致外部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处理时,耗损大量的时间同时耗损大量的人力,不利于外部人员的安装处理工作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一侧端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充电头(4),所述桩体(1)前端面转动连接有框门(5),所述框门(5)前端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屏(6),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置板(3),所述下置板(3)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n所述底座(2)内部开设有内置滑槽(21),所述内置滑槽(21)上端两侧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插入板(22),所述内置滑槽(21)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心柱(23),所述中心柱(23)环形外表面包裹有环绕弹簧(24),所述插入板(22)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处开设有内置通槽(25),所述下置板(3)内部活动连接有中置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一侧端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充电头(4),所述桩体(1)前端面转动连接有框门(5),所述框门(5)前端面设置有触控显示屏(6),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下置板(3),所述下置板(3)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
所述底座(2)内部开设有内置滑槽(21),所述内置滑槽(21)上端两侧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插入板(22),所述内置滑槽(21)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心柱(23),所述中心柱(23)环形外表面包裹有环绕弹簧(24),所述插入板(22)内部靠近上端位置处开设有内置通槽(25),所述下置板(3)内部活动连接有中置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板(31)内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抵触面板(32),两个相对应的所述抵触面板(32)之间固定连接有弯形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部开口四周位置处均开设有密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剑候杰江鹏懿黄新蔚叶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