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2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包括热流道主体;分流器,其由扁平的柱状内中空的外壳和同轴固定在外壳内的内筒共同组成,通过内筒将外壳内部隔分为中间的柱状腔室和包围柱状腔室的环形腔室,环形腔室内设有三块隔板,将其内部隔分为三个扇形腔室,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分别与三个扇形腔室连通的分流口,每个分流口上均设有阀门结构,扇形腔室的底部均设有浇口;喷管,其有三根,分别连接在各个扇形腔室底部的浇口上;喷嘴头,其设在每个喷管的下端。该热流道喷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技术难度小,易于制造,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具体涉及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
技术介绍
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喷嘴、分流板、温控箱和附件等几部分组成,热喷嘴一般包括两种:开放式热喷嘴和针阀式热喷嘴,由于热喷嘴形式直接决定热流道系统选用和模具的制造,因而常相应的将热流道系统分成开放式热流道系统和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作为注塑模具系统的一个常用部件,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对多头式热流道喷嘴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热流道喷嘴一般为单一的喷管,注塑效率低,对于产品排位较近的模具无法适用,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结构固定,不能自由切换单喷模式和多喷模式,其适用范围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820634438.9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其通过加设的电机和齿轮结构带动多个挡片动作,在挡住一个喷头和挡住多个喷头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单喷和多喷模式的切换,该结构提高了热流道喷嘴的适应范围,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会使得产品开模制造成本大幅度提升,另外,在热流道中设置电机和齿轮结构,技术难度大,会进一步提高产品成本,因此,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包括:热流道主体;分流器,其由扁平的柱状内中空的外壳和同轴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内筒共同组成,通过所述内筒将所述外壳内部隔分为中间的柱状腔室和包围所述柱状腔室的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设有三块隔板,将其内部隔分为三个扇形腔室,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扇形腔室连通的分流口,每个所述分流口上均设有阀门结构,所述扇形腔室的底部均设有浇口;喷管,其有三根,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扇形腔室底部的所述浇口上;喷嘴头,其设在每个所述喷管的下端。优选的,对于所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所述阀门结构包括:芯轴,其包括柄端和轴端,柄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顶部,轴端沿轴向插入所述外壳内,自所述分流口中间穿过,并通过所述外壳内底部和顶部的轴套可旋转固定;弧形挡板,其与所述分流口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覆盖在所述分流口上,且固定在所述芯轴的轴端上,通过所述芯轴带动所述弧形挡板转动。优选的,对于所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分流口的分流口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条。优选的,对于所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所述芯轴柄端的侧部垂直连接有一限位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芯轴柄端的旁侧均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杆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限位杆的摆动范围。优选的,对于所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杆上在彼此的接触点上均设有嵌入的磁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在使用时,热流道的熔融流体通入分流器的柱状腔室中,再通过内筒上的分流口分流到各个扇形腔室内,最终通过各扇形腔室底部的喷管喷出,通过有选择性的打开各个分流口上的阀门结构,可实现单喷和多喷模式的切换,使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相较于原申请中提供的热流道喷嘴,该热流道喷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技术难度小,易于制造,且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分流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包括:热流道主体1;分流器,其由扁平的柱状内中空的外壳2和同轴固定在所述外壳2内的内筒3共同组成,通过所述内筒3将所述外壳2内部隔分为中间的柱状腔室和包围所述柱状腔室的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设有三块隔板4,将其内部隔分为三个扇形腔室,所述内筒3的筒壁上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扇形腔室连通的分流口,每个所述分流口上均设有阀门结构,所述扇形腔室的底部均设有浇口5;喷管6,其有三根,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扇形腔室底部的所述浇口5上;喷嘴头7,其设在每个所述喷管6的下端。上述结构中,热流道1的熔融流体通入分流器的柱状腔室中,再通过内筒3上的分流口分流到各个扇形腔室内,最终通过各扇形腔室底部的喷管6喷出,通过有选择性的打开各个分流口上的阀门结构,可实现单喷和多喷模式的切换,使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结构包括:芯轴8,其包括柄端和轴端,柄端位于所述外壳2的外顶部,轴端沿轴向插入所述外壳2内,自所述分流口中间穿过,并通过所述外壳2内底部和顶部的轴套可旋转固定;弧形挡板9,其与所述分流口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覆盖在所述分流口上,且固定在所述芯轴8的轴端上,通过所述芯轴8带动所述弧形挡板9转动。该阀门结构在外壳2的外部即可方便的实现打开和关闭操作,要打开或关闭其中某个阀门结构时,转动芯轴8的柄端,带动弧形挡板9旋转,使弧形挡板从分流口上移开会覆盖住分流口即可。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挡板9与所述分流口的分流口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条。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芯轴8柄端的侧部垂直连接有一限位杆10,所述外壳2的顶部在每个所述芯轴8柄端的旁侧均设有两个限位块11,所述限位杆10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1之间,通过所述限位块11限制所述限位杆10的摆动范围。如图3所示,对于每一个阀门结构,两个限位块11分别代表了阀门打开位置和阀门闭合位置,转动芯轴8直至限位杆10抵触其中一个限位块11时,阀门结构处于打开位置,转动芯轴8直至限位杆10抵触另一个限位块11时,阀门结构处于关闭位置,产品制造完成后,在两个限位块11处分别加上打开标识和关闭标识。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0和限位杆11上在彼此的接触点上均设有嵌入的磁块。当限位杆11和限位块10抵触时,通过磁块的吸合使二者保持抵触状态锁定,从而使阀门结构锁定在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n热流道主体;/n分流器,其由扁平的柱状内中空的外壳和同轴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内筒共同组成,通过所述内筒将所述外壳内部隔分为中间的柱状腔室和包围所述柱状腔室的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设有三块隔板,将其内部隔分为三个扇形腔室,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扇形腔室连通的分流口,每个所述分流口上均设有阀门结构,所述扇形腔室的底部均设有浇口;/n喷管,其有三根,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扇形腔室底部的所述浇口上;/n喷嘴头,其设在每个所述喷管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流道主体;
分流器,其由扁平的柱状内中空的外壳和同轴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内筒共同组成,通过所述内筒将所述外壳内部隔分为中间的柱状腔室和包围所述柱状腔室的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设有三块隔板,将其内部隔分为三个扇形腔室,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扇形腔室连通的分流口,每个所述分流口上均设有阀门结构,所述扇形腔室的底部均设有浇口;
喷管,其有三根,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扇形腔室底部的所述浇口上;
喷嘴头,其设在每个所述喷管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式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包括:
芯轴,其包括柄端和轴端,柄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顶部,轴端沿轴向插入所述外壳内,自所述分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翰祥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