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
技术介绍
模型是一种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现有的模型一般通过注塑模具进行制造,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构成模具型腔的上模和下模,注塑时两模具合拢,原料通过入料孔进入模具型腔内,然后两模座分开,将成型后的产品由型腔内取出,该结构设计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在模具合模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碰伤、撞坏上模或下模,不但大大增加了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复位机构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复位机构设置与空腔下端的表面,所述复位机构上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端均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的连接块一端与安装槽的侧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表面的上端位置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包括装置本体(1)与复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复位机构(4)设置与空腔下端的表面,所述复位机构(4)上方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两端均设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的连接块(7)一端与安装槽(3)的侧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表面的上端位置设有上模(2),且上模(2)与空腔的内表面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下模(6),且下模(6)固定连接在安装槽(3)内,所述下模(6)底端设有复位杆(5),且复位杆(5)的一端与下模(6)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机构(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包括装置本体(1)与复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复位机构(4)设置与空腔下端的表面,所述复位机构(4)上方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两端均设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的连接块(7)一端与安装槽(3)的侧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表面的上端位置设有上模(2),且上模(2)与空腔的内表面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下模(6),且下模(6)固定连接在安装槽(3)内,所述下模(6)底端设有复位杆(5),且复位杆(5)的一端与下模(6)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机构(4)的表面相贴近,所述复位杆(5)侧端开设有凹槽(51),且凹槽(51)位于复位杆(5)偏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底面手工复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有连接板(41)、第一伸缩杆(42),压缩弹簧(43)、活动杆(44)、底板(45)与挡板(46),所述底板(45)安装在空腔内表面的下端位置,所述挡板(46)为两块并分别固定连接再底板(45)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伸缩杆(42)固定连接在一侧挡板(46)的外表面,所述活动杆(44)贯穿设有第一伸缩杆(42)的挡板(46)表面,且活动杆(44)的一端插设在复位杆(5)上的凹槽(51)内,所述连接板(41)与第一伸缩杆(42)和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定美义齿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