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673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并且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能力、耐氢脆性及冲裁性优异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的热轧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以面积率计含有90%以上的回火马氏体,长径为400nm以下且长宽比为3~5的渗碳体的含量为70%以上,圆换算直径为8~15nm的含V碳化物以30个/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汽车等结构构件中使用的、并且抗拉强度为1180MPa以上的高强度且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能力、耐氢脆性及冲裁性优异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汽车业界,从燃料效率提高的观点出发要求车体的轻量化。另一方面,由于关于碰撞安全性的限制的强化,车体骨架中的加强部件的追加等变得必要,导致重量的增加。为了兼顾车体的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所使用的钢板的高强度化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从这样的背景出发高强度钢板的开发取得进展。另外,在汽车业界,除了要求车体的轻量化以外,还要求耐碰撞性能的进一步改善,因此存在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能力优异的高强度钢板的需求。例如,就强度-延展性平衡低的构件而言,存在下述问题:伴随着碰撞时的断裂,冲击吸收能的量显著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组成如下:以质量%计包含C:0.10~0.25%、Si:1.5%以下、Mn:1.0~3.0%、P:0.10%以下、S:0.005%以下、Al:0.01~0.5%、N:0.010%以下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化学组成:/n以质量%计含有:/nC:0.15~0.30%、/nSi:0.50~4.00%、/nMn:2.00~4.00%、/nP:0.100%以下、/nS:0.005%以下、/nAl:0.010~0.500%、/nN:0.010%以下、及/nV:0.20~1.00%、/nSi/V比为10.0以下,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n以面积率计含有90%以上的回火马氏体,/n在所述回火马氏体中所含的渗碳体之中,长径为400nm以下且长宽比为3~5的渗碳体的含量为70%以上,/n在所述回火马氏体中,圆换算直径为8~15nm的含V碳化物以30个/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07 JP 2019-041341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化学组成:
以质量%计含有:
C:0.15~0.30%、
Si:0.50~4.00%、
Mn:2.00~4.00%、
P:0.100%以下、
S:0.005%以下、
Al:0.010~0.500%、
N:0.010%以下、及
V:0.20~1.00%、
Si/V比为10.0以下,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
以面积率计含有90%以上的回火马氏体,
在所述回火马氏体中所含的渗碳体之中,长径为400nm以下且长宽比为3~5的渗碳体的含量为70%以上,
在所述回火马氏体中,圆换算直径为8~15nm的含V碳化物以30个/μm2以上的个数密度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钢板,其进一步以质量%计含有Nb:0.01~0.10%、Ti:0.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绘里子豊田武林宏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