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具备该种镜头模组的执法记录仪。
技术介绍
执法记录仪是佩戴在使用者身上进行执法拍摄而用,其佩戴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肩章上、胸前左侧或胸前右侧等。现有执法记录仪多为摄像头固定的方案,由于每个使用者身形不一样,导致在执法拍摄时图像会存在一定角度的倾斜;另外,在执法拍摄时有时需要将执法拍摄画面同步供被拍摄者知晓,有时需要隐藏,而现有执法记录仪无法满足此种使用场景。为了解决拍摄图像存在一定角度倾斜以及是否根据需要将拍摄画面给被拍摄者看见这两种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能够提供一定角度调节的设计方案,但是这些方案还不能保证调整到水平、画面无歪斜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以解决现有方案无法调整到水平、画面无歪斜状态的问题,同时还能满足防水性能要求。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包括上压板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组件(100)、镜头转动组件(200)、下压板组件(300)和固定于所述镜头转动组件内的镜头,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的外形为带窗口(203)的球面状,所述窗口供所述镜头露出;/n所述上压板组件(100)包括具有内圆弧面的上压板(110)和安装于所述上压板内侧的第一摩擦件(120);/n所述下压板组件(300)包括具有内圆弧面的下压板(310)和安装于所述下压板内侧的第二摩擦件(320);/n所述上压板组件(100)与所述下压板组件(300)相互扣合形成一个环状体,该环状体的内侧面为与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的球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组件(100)、镜头转动组件(200)、下压板组件(300)和固定于所述镜头转动组件内的镜头,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的外形为带窗口(203)的球面状,所述窗口供所述镜头露出;
所述上压板组件(100)包括具有内圆弧面的上压板(110)和安装于所述上压板内侧的第一摩擦件(120);
所述下压板组件(300)包括具有内圆弧面的下压板(310)和安装于所述下压板内侧的第二摩擦件(320);
所述上压板组件(100)与所述下压板组件(300)相互扣合形成一个环状体,该环状体的内侧面为与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的球面状外形相适应的环形弧面,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至少部分被限制于所述环形弧面围成的腔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摩擦件(120)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0)形成带摩擦的软接触,通过克服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与所述第一摩擦件(120)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0)之间的摩擦力拨动所述镜头转动组件(200)转动,实现对所述镜头的角度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板(310)的两端对应扣合,并在其中至少一个扣合处采用螺丝(330)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10)与所述下压板(310)之间通过将凸起的骨位卡入相匹配的凹槽中的方式实现扣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120)为硅胶圈,设置于所述上压板(110)内侧的第三凹槽(113)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件(320)为硅胶圈,设置于所述下压板(310)内侧的第四凹槽(314)中。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佳奇,吴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