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27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包括真空泵、油箱,所述油箱与高压套管下部补油孔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气体瓶和穿过高压套管顶部密封塞的长短气嘴,所述长短气嘴包括短口和长口,所述真空泵、保护气体瓶分别通过短口、长口与高压套管内部相连通;所述长口和短口的下端相对于密封塞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H和h,满足H>h。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避免变压器油受潮失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变电站使用的主变变压器高压套管内注有变压器油,起到绝缘的重要作用。高压套管还保留了顶部气室。为保证绝缘到位,变压器油需足量,顶部气室内气体要求为干燥气体如氮气,且气室压强略大于大气压。变压厂室内空气干燥,在进行变压器套管检修时即便进入少量空气也是干燥空气,也是符合顶部气室气体干燥度要求的。而现场检修的环境不同于变压厂,外部空气湿润度较高,在检修过程中定期进行的高压套管取油试验工作、换油工作,都不可避免的引入了外部非干燥空气,不符合顶部气室气体干燥度要求。此外在取油、换油后也需要进行补油操作。而传统的补油操作仅仅进行了注油操作,顶部气室气体潮湿,易导致绝缘失效,带来安全隐患。且由于顶部气室有气体时,仅从底部注油的补油速度较慢,延误检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变压器油受潮失效的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包括真空泵、油箱,所述油箱与高压套管下部补油孔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气体瓶和穿过高压套管顶部密封塞的长短气嘴,所述长短气嘴包括短口和长口,所述真空泵、保护气体瓶分别通过短口、长口与高压套管内部相连通;所述长口和短口的下端相对于密封塞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H和h,满足H>h。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口的下端与密封塞下表面平齐。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一气路管道与短口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保护气体瓶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与长口连接,所述第二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油箱通过油路管道与补油孔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长短气嘴的短口和长口为一体式气嘴,一体式气嘴的气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气嘴丝扣和气管接头,气嘴本体中部呈六边形柱体。所述长短气嘴采用黄铜制成。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前述的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的补油充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启第三控制阀,使高压套管内油自补油孔流出并将油路管道充满,关闭第三控制阀;S2、开启第一控制阀和真空泵,待高压套管内呈负压后,开启第三控制阀,使变压器油补入高压套管内;S3、当油位到达预设油位时,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真空泵,当油位平稳后,关闭第三控制阀,堵住补油孔;S4、开启第一控制阀和真空泵,抽真空至预设气压,打开第二控制阀和保护气体瓶,调整保护气体瓶减压阀至预定气压,向高压套管顶部气室注入保护气体将高压套管内空气从短口排出,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真空泵;S5、调整保护气体瓶减压阀至预定气压,关闭第二控制阀,拆除长短气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方法通过真空泵,避免了外部不干燥空气进入气室,加快了注油速度,缩短检修时间;采用保护气体瓶注入保护气体(氮气)提升了气室内部的干燥度,从长短气嘴的长口注入能将未完全抽出的残余空气从短口挤出,从而进一步提升气室内部的干燥度,避免变压器油受潮失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长短气嘴和密封塞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真空泵;2、保护气体瓶;3、长短气嘴;31、短口;32、长口;4、高压套管;41、密封塞;42、补油孔;43、套管储油室;44、油位计;5、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除非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仪器或材料为市售。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包括真空泵1、油箱5,油箱5与高压套管4下部补油孔42连接,装置还包括保护气体瓶2和穿过高压套管4顶部密封塞41的长短气嘴3,长短气嘴3包括短口31和长口32,真空泵1、保护气体瓶2分别通过短口31、长口32与高压套管4内部相连通;长口32和短口31的下端相对于密封塞41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H和h,满足H>h。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真空泵1,避免了外部不干燥空气进入气室,加快了注油速度,缩短检修时间;采用保护气体瓶2注入保护气体(氮气)提升了套管顶部气室内部的干燥度,从长短气嘴3的长口32注入能将未完全抽出的残余空气从短口31挤出,从而进一步提升气室内部的干燥度,避免变压器油受潮失效。本实施例中,短口31的下端与密封塞41下表面平齐。真空泵1通过第一气路管道与短口31连接,第一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K1。保护气体瓶2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与长口32连接,第二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K2。油箱5通过油路管道与补油孔42连接,油路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K3。长短气嘴3的短口31和长口32为一体式气嘴,一体式气嘴的气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气嘴丝扣和气管接头,气嘴本体中部呈六边形柱体。气嘴丝扣与密封塞丝扣配合,气管接头用于与第一气路管道或第二气路管道连接,六边形柱体便于使用扳手安装或拆卸长短气嘴。长短气嘴3采用黄铜制成。在使用时,将油路管道及第一气路管道和第二气路管道连接好后,进行补油,本实施例的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的补油充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第三控制阀K3,使高压套管4的油自补油孔42流出并将油路管道充满(避免油路管道中的空气进入高压套管4中),关闭第三控制阀K3。(2)开启第一控制阀K1和真空泵1,待观察真空表读数为负压后,开启第三控制阀K3,使合格变压器油补入高压套管4内。(3)待油位计44显示的油位到达合格油位处时,关闭第一控制阀K1和真空泵1。(4)待油位平稳后,关闭第三控制阀K3,拆除油路管道,堵住补油孔42。(5)打开真空泵1,打开第一控制阀K1,抽真空5分钟后,打开第二控制阀K2,缓慢打开保护气体瓶2的减压阀至读数为0.04Mpa,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从长短气嘴3的长口32向高压套管4顶部气室缓慢注入干燥氮气;氮气从气室下部进入,慢慢将残余空气挤至气室上部,通过真空泵1从短口排出;1分钟后,关闭第一控制阀K1和真空泵1。(6)调整保护气体瓶2减压阀至0.14Mp,关闭第二控制阀K2。(7)拆除各气路管道和油路管道,拆除长短气嘴3,注意拆除长短气嘴3时应迅速将密封塞41塞入高压套管4密封口拧紧,保证高压套管4顶部的套管储油室43顶部气室内部无空气进入,且为微正压,从而完成补油任务。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包括真空泵(1)、油箱(5),所述油箱(5)与高压套管(4)下部补油孔(4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气体瓶(2)和穿过高压套管(4)顶部密封塞(41)的长短气嘴(3),所述长短气嘴(3)包括短口(31)和长口(32),所述真空泵(1)、保护气体瓶(2)分别通过短口(31)、长口(32)与高压套管(4)内部相连通;所述长口(32)和短口(31)的下端相对于密封塞(41)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H和h,满足H>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高压套管现场补油充气用装置,包括真空泵(1)、油箱(5),所述油箱(5)与高压套管(4)下部补油孔(4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气体瓶(2)和穿过高压套管(4)顶部密封塞(41)的长短气嘴(3),所述长短气嘴(3)包括短口(31)和长口(32),所述真空泵(1)、保护气体瓶(2)分别通过短口(31)、长口(32)与高压套管(4)内部相连通;所述长口(32)和短口(31)的下端相对于密封塞(41)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H和h,满足H>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口(31)的下端与密封塞(41)下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通过第一气路管道与短口(31)连接,所述第一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瓶(2)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与长口(32)连接,所述第二气路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5)通过油路管道与补油孔(42)连接,所述油路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短气嘴(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可谢亿刘偿龚杰冯超曹先慧王军陈军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