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20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包括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爬杆,所述爬杆的右侧外壁与塔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站立平台,所述站立平台的外壁与塔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接柱的左端与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使用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使用时将挂钩插进连接柱的内部,由于卡板可以向右进行位移,所以挂钩插进之后,卡板受第二弹簧的回弹力进行回弹,可以稳妥的卡紧挂钩,使踏板平稳的铺设在连接柱上,达到了可以在踏板上进行恐高适应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护
,具体为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杆塔塔线体系是高负荷电能输送的载体,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一般架空输电杆塔横截面具有由四根竖立的米字形架空输电杆塔角杆1、四根米字形架空输电杆塔水平边杆2围成的正方形框,架空输电杆塔塔线体系具有塔体结构高、跨距大、整体结构较柔等特点,在进行电能远距离传输时,主要是依靠大型金属框架结构的输电杆塔对输电线路进行悬空架设,高压输电杆塔大多架设在野外的人烟稀少区域,杆塔需要面对野外复杂的气象条件,电力系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贡献的力量非常显著,它是国家各项基础活动开展的必要保障,同时还是人们生活以及各项生产活动的必要依托条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所有的电力生产活动需服从于安全工作,在电力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能通过各类培训手段或者实际操作可以掌握足够的高空作业技能,但却缺乏对高空环境的认识,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特别对于刚入职电力系统的作业人员,无法有效快速适应高空作业环境,在进行培训学习期间需要一种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恐高克服训练的装置来进行保护性辅助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安全的帮助从业人员进行保护性辅助训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包括塔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爬杆,所述爬杆的右侧外壁与塔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站立平台,所述站立平台的外壁与塔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接柱的左端与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的左端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在塔杆的右侧外壁的前侧与后侧,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踩踏板机构,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机构,所述塔杆的右侧外壁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的左端与塔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踩踏板机构包括踏板、第一弹簧、拉杆、挂钩、第一固定块、连接杆、套筒、转杆、第二固定块、固定杆、固定套板、第二弹簧与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连接柱的空腔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拉杆的下表面,所述拉杆的上端贯穿踏板延伸至踏板的上方,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挂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左侧外壁与第一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连接杆铰接,所述套筒套接在连接杆的外壁,所述套筒的外壁与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前端与连接柱的空腔前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与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板套接在固定杆的外壁,所述固定套板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柱内部空腔的内壁,所述固定套板的左侧与第二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卡板的右侧,所述卡板的右侧外壁与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固定杆的外壁外围。进一步,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安全杆、万向球、防水轴承、固定套、安全带、腰带、铁环与锁匙扣,所述安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塔杆的右侧外壁,所述安全杆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万向球的滚珠卡在安全杆的外壁凹槽内,所述万向球的外壁与防水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水轴承的外壁与固定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外壁底部与安全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底端与腰带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腰带的右端与铁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腰带的左端与锁匙扣的左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钢索设置在踏板的中部底部。进一步,所述挂钩的底部贯穿连接柱与卡板卡接。进一步,所述塔杆、站立平台的数量均为两个。进一步,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柱的上表面接触。进一步,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使用时将挂钩插进连接柱的内部,由于卡板可以向右进行位移,所以挂钩插进之后,卡板受第二弹簧的回弹力进行回弹,可以稳妥的卡紧挂钩,使踏板平稳的铺设在连接柱上,达到了可以在踏板上进行恐高适应的功能。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套套在安全杆的外围,并且万向球可在安全杆的外壁进行移动,并且学习人员可通过锁匙扣与铁环将腰带套在身上,搭配防坠网使用,达到了人员防坠保护的功能,保证了人员安全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拆卸时上拉拉杆,使第一固定块拉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固定杆,由于套筒与固定套板的限位功能,使固定杆会往右移动,拉扯卡板位移,使挂钩可以脱离卡位,可将踏板上提拉出,便于踏板的安装拆卸,在踏板拆除后可以在钢索上进行线缆作业模拟的功能,达到了功能多样性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直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踩踏板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杆、2爬梯、3站立平台、4连接柱、5防坠网、6踩踏板机构、7安全机构、8钢索、601踏板、602第一弹簧、603拉杆、604挂钩、605第一固定块、606连接杆、607套筒、608转杆、609第二固定块、610固定杆、611固定套板、612第二弹簧、613卡板、701安全杆、702万向球、703防水轴承、704固定套、705安全带、706腰带、707铁环、708锁匙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包括塔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杆(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爬杆(2),所述爬杆(2)的右侧外壁与塔杆(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站立平台(3),所述站立平台(3)的外壁与塔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接柱(4)的左端与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防坠网(5),所述防坠网(5)的左端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在塔杆(1)的右侧外壁的前侧与后侧,所述连接柱(4)的内部设置有踩踏板机构(6),所述连接柱(4)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机构(7),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设置有钢索(8),所述钢索(8)的左端与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包括塔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杆(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爬杆(2),所述爬杆(2)的右侧外壁与塔杆(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站立平台(3),所述站立平台(3)的外壁与塔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接柱(4)的左端与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防坠网(5),所述防坠网(5)的左端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在塔杆(1)的右侧外壁的前侧与后侧,所述连接柱(4)的内部设置有踩踏板机构(6),所述连接柱(4)的上方设置有安全机构(7),所述塔杆(1)的右侧外壁设置有钢索(8),所述钢索(8)的左端与塔杆(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坠保护输电杆塔高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板机构(6)包括踏板(601)、第一弹簧(602)、拉杆(603)、挂钩(604)、第一固定块(605)、连接杆(606)、套筒(607)、转杆(608)、第二固定块(609)、固定杆(610)、固定套板(611)、第二弹簧(612)与卡板(613),所述第一弹簧(602)的下端与连接柱(4)的空腔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拉杆(603)的下表面,所述拉杆(603)的上端贯穿踏板(601)延伸至踏板(601)的上方,所述踏板(601)的下表面与挂钩(6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03)的左侧外壁与第一固定块(60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05)与连接杆(606)铰接,所述套筒(607)套接在连接杆(606)的外壁,所述套筒(607)的外壁与转杆(60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608)的前端与连接柱(4)的空腔前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06)的左端与第二固定块(609)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09)的左侧与固定杆(61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板(611)套接在固定杆(610)的外壁,所述固定套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方桥张英符玉珊邱宏李洪余万荣王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