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606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开发井产量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系统,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全周期产量递减率;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开发井产量预测
,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具有高效开发的物质基础。由于非常规储层通常物性较差,需采用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技术实现非常规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效果(如:改造面积、改造程度等)受工艺技术与储层岩性控制,且改造效果有限,因此水力压裂井生产过程很快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且产量递减通常呈现出“L”型特征:产量递减初期快、后期慢且产量低。“L”型产量递减特征使产量递减初期与后期服从不同的递减类型,单个产量递减类型(Arps递减、幂函数递减、线性递减等)已不能完全描述该“L”型递减特征。描述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的“L”型特征,是准确预测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产量的基础。目前存在一些基于数据驱动的描述压裂井产量递减“L”型特征的研究,但是都没有给出具有物理意义的描述方法,更没有给出产量递减全周期内产量值。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存在一些基于数据驱动的描述压裂井产量递减“L”型特征的研究,但是都没有给出具有物理意义的描述方法,很难识别“L”型递减曲线的递减类型,更没有给出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产量值。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如何建立具有物理意义的“L”型递减曲线的描述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建立具有物理意义的“L”型递减曲线的描述方法,为认识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产量递减类型,预测递减阶段全周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包括: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产量递减率;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该求解过程采用计算机实现(计算机型号为OPTIPLEX7040,内存为8G,处理器为Intel(R)Core(TM)i7-6700CPU@3.4GHz)。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进一步,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Di、后期递减率D∞、时间系数m及递减指数n;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Di、后期递减率D∞、时间系数m及递减指数n,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qi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进一步,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产量递减率,形式为其中,D为递减率,1/天;Di为产量递减的初期递减率,1/天;D∞为产量递减的后期递减率,1/天;t为递减时间,天;m为时间系数,无量纲;n为递减指数,无量纲。进一步,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将产量递减率定义q为产量,方/天,代入到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并运用分离变量积分可以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其中,qi递减初期产量,方/天;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中包括时间系数,单位为m,参数用于将产量递减数据进行分段,最终使其能够描述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的L型特征。进一步,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收集某致密油藏压裂A井产量与时间关系数据。进一步,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运用等式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过程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Di=0.001、后期递减率D∞=0.016、时间系数m=20.768及递减指数n=0.792。进一步,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运用拟合获得的初期递减率Di=0.001、后期递减率D∞=0.016、时间系数m=20.768及递减指数n=0.792,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B井递减初期产量qi=14.78的情况下,运用公式计算获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产量,最终确定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全周期产量递减率;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系统,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系统包括:递减率构建模块,用于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全周期产量递减率;产量表达式获取模块,用于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产量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包括:/n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全周期产量递减率;/n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n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n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n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包括:
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全周期产量递减率;
结合产量递减率定义,积分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
收集产量与时间的数据;
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
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后期递减率、时间系数及递减指数,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去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求解该拟合问题,获得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Di、后期递减率D∞、时间系数m及递减指数n;运用拟合获得的待定参数初期递减率Di、后期递减率D∞、时间系数m及递减指数n,在确定某同类型油藏区块、同类型井递减初期产量qi值的情况下,运用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计算递减阶段任意时刻的产量,最终确定非常规储层水力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构建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产量递减率,形式为其中,D为递减率,1/天;Di为产量递减的初期递减率,1/天;D∞为产量递减的后期递减率,1/天;t为递减时间,天;m为时间系数,无量纲;n为递减指数,无量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将产量递减率定义q为产量,方/天,代入到构建的全周期产量递减率,并运用分离变量积分可以获得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其中,qi递减初期产量,方/天;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的产量计算表达式中包括时间系数,单位为m,参数用于将产量递减数据进行分段,最终使其能够描述非常规储层压裂井产量递减的L型特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收集某致密油藏压裂A井产量与时间关系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压裂井产量递减阶段全周期内动态产量方法运用等式拟合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过程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采用Levenber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维崔传智韩兴源苏鑫坤闫大伟张晓龙魏上尉王须浩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